《红楼梦》中咏白海棠谁的诗或词( 四 )


这是化用了宋代卢梅坡《雪梅》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颈联上句喻白海棠花象月中仙人缝制的白衣,月窟,月中仙境,月宫;仙人是指嫦娥;缟袂,是指白绢做的衣服,也可象征丧服,诗词中常以此比喻白花 。
如宋代苏轼在《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诗中有:“月黑林间逢缟袂,霸陵醉尉误谁何 。
”还如明代高启的《梅花》诗中有:“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
”下句喻白海棠又象秋天闺房里哀怨的女子在擦拭泪痕 。
对这两句诗,脂砚斋有评论:“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 。
”诗句隐中描写的当是黛玉的自我形象与心境,又含有借“仙人缝缟袂”暗示黛玉前世为绛珠仙草的薄命早夭,借“拭啼痕”点出黛玉以泪还在债之意 。
尾联写白海棠含羞带怯地独立深夜西风之中,寄寓了黛玉满腹忧伤却无处倾诉衷肠,只得听任西风摧残的凄凉心情 。
在《咏白海棠》中,林黛玉的诗又一次说出了自己的心声,道出了自己的身世 。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缕魂 。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耶已昏 。
” 如李纨所叹,“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 。
”如宝玉所赞,“从何处想来!”黛玉亦如一朵白海棠,具梨蕊之娇洁,借得了梅花芳香孤傲的品性 。
在《红楼梦》中,大多数咏物诗并不单单只是为了咏物,还寄托了作诗者的自我感情在里面,我把这类咏物诗看成抒情诗 。
林黛玉的这首咏白海棠诗便可看作是抒发自我感情的抒情诗 。
先看首联 。
“半卷湘帘半掩门”说明海棠并非是寻常向陌可见的野花,而是深院大宅的香花 。
“碾冰为土玉为盆”,碾冰和玉是何等美好高洁的事物!海棠既然生长在这样高洁美好的环境中,可谓是得先天优势 。
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说明它具有冰清玉洁的品质也就不奇怪了 。
从首联和颔联可以看出海棠既出身高贵又具有雅洁的品质,可以说是内外兼修的美好之物了 。
那么,这样美好之物的命运如何呢?中国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于“曲高和寡”之说 。
也就是说,越是美好的东西,了解它的人越少,而想摧残它的人就越多,而美好的东西往往只是昙花一现 。
(“昙花一现”这个词本身就已经包含了美好的东西盛景不长的意义了 。
)当然,这首诗中,我们还没有看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摧残 。
在这首诗中,主要还是体现“曲高和寡”这一说 。
那么我们接下来看看作者怎么表现“曲高和寡”的心情 。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
”月窟仙人指的是嫦娥 。
夫嫦娥缝衣与怨女涕泣有什么关系呢?首先一个相同点是她们都是孤独的,所以天上的嫦娥用缝衣来排遣心灵的孤寂,而人间的怨女用涕泣来发泄内心的愁苦 。
虽然我们不知道她们为何孤独,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她们的孤寂,而这种孤寂表现出来是一种“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敦厚高洁的品质 。
虽然说“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
”但既然有怨有伤,则固然高洁如海棠,也不得不发出“娇羞默默同谁诉”的感叹了 。
这里面,就有上文所说的“曲高和寡”的意思,夫知音既然难寻,而若来日方长尚还有一线希望 。
但是海棠面对的
《红楼梦》中咏白海棠谁的诗或词

林黛玉咏白海棠的全文翻译 《咏白海棠·林黛玉》 作者:曹雪芹(清)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
译文: 湘竹帘子半卷着,门也半开半掩,把冰雪碾碎做花土,用玉盆作为花盆 。
海棠花的白净犹如梨花花蕊,风韵优雅,可比梅花的花魂 。
又似月上仙境中仙人缝制白色衣衫,秋日深闺里哀怨女子在擦拭泪痕 。
妩媚含羞,默默的姿态,向谁倾诉?倦了累了依靠着西风,夜已经深了 。
拓展资料:《咏白海棠》是《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开社时众姐妹们所作的诗 。
以蘅芜君(薛宝钗)、潇湘妃子(林黛玉)、怡红公子(贾宝玉)、枕霞旧友(史湘云)为主要诗人所作 。
其诗昭示着书中人物的命运,进一步将红楼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
为后文蓄势,做下铺垫 。
其它几首诗作: 《咏白海棠·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