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残雪的原诗( 二 )


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
7、暖树:向阳的树.译文 钱塘湖春行 行走在西湖边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繁茂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
赏析 对偶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 。
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
断桥残雪的原诗

许嵩《断桥残雪》的音乐有没有引用诗词?引用出自哪?咳,区区才浅,就歌词的内容没有看出来是引用哪些诗词~但就这首歌的名字,是有的,宋代的周密有写过《木兰花慢 断桥残雪》附: 《木兰花慢 断桥残雪》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 。
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 。
等闲 。
泮寒晛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 。
瓦陇竹根更好,柳边小驻游鞍 。
琅#92; 。
半倚云湾 。
孤棹晚,载诗还 。
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月初三 。
东阑 。
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湿锦鹓斑 。
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 。
曲院风荷,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柳浪闻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 。
...曲院风荷 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 。
南宋时,此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 。
附 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 。
断桥残雪 因为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断,故称断桥 。
而冬日雪霁,伫立断桥举目四望,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隔,格外动人心魄 。
故而,称其为“断桥残雪” 。
雷峰夕照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入侵,焚毁该塔,仅剩赭砖塔身 。
看上去犹如老衲一般暮气沉沉,故有“雷峰如老衲”之说 。
清时重建,因夕阳西照,塔影横空,彩霞披照,景象十分瑰丽,康熙御题之为“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 。
柳浪闻莺 每到阳春三月,绿柳笼烟时节,万树柳丝迎风飘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汹涌 。
这里的柳型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等 。
故此地有柳洲之名 。
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 。
平湖秋月 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其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康熙三十八年以后才确定下来的苏堤春晓,来源于一首诗 。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鸟 。
何处黄鹂破暝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
”明·杨周
在一首诗中,是描写春夏秋冬,最后一句是“断桥残雪” 《西湖十景》诗: (两峰插云)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 。
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
(三潭印月)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 。
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
(断桥残雪)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 。
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
(南屏晚钟) 夜气滃南屏...
描写西湖的诗句 描写西湖景色的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