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威胁性职业倦怠研究的反思怎么写?( 四 )


目前有些年轻幼教理论工作者在进行研究时 。极易被自己的“假设的研究结果”所制约 。从而在研究文本中经常会出现带有消极倾向性的论述 。
如A研究的是幼儿园家长开放日现象,最初其论文中有关家长开放日活动中人物角色及其地位分析的一组提纲如下:
1、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教师—一忙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家长——被动的卷入者;
3、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幼儿——茫然的联系者 。
值得注意的是,“忙碌”“被动”“茫然”这样的词语 。实际上不但会给作者自己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也会暗示读者,使他们可能忽视教师、家长、幼儿也有从容、主动、自觉的一面 。
很显然,幼教理论工作者要消除自己研究成果对读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必须站在帮助被研究者积极发展的立场来研究和描述问题,并设法寻找和提供中肯可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遵循这种研究思路,A已经将自己的思路调整为:
1、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教师:(1)已在反思和努力改善现有模式的群体;
(2)习惯并能掌控现有模式的群体;
(3)正在学习和尝试亲师集体互动基本方式的群体 。
2、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家长:
(1)渴望反思和努力改善亲子关系的群体;
(2)希望了解和配合幼儿园教育的群体;
(3)尚未形成家庭、幼儿园教育互动责任意识的群体 。
3、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的幼儿:
(1)已经与家长和教师建立信任互动关系并初步具备主动学习管理能力的个体和群体:
(2)已经与家长和教师建立初步信任互动关系的个体和群体;
(3)尚在与家长和教师建立初步信任互动关系的个体和群体 。
与职业倦怠直接相关的研究更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比如,在一个有关幼儿园课程管理现状对教师职业热情影响的B研究中,在小标题“被偷走了的工作激情”下有如下论述:
xx年“全美教师团队评选指标不是……而是工作激情及感召力”,比较而言 。在我国教师群体中,拥有工作激情成了难以奢求的状态 。
而在另外一个关于教师养育事件对教师职业发展影响的c研究文本中有这样的描述:
在访谈的过程中,10位女幼儿园教师给研究者带来了完全不同的震撼与冲击 。虽然她们有时在倾诉着同样的烦恼、回味着同样的甘甜 。可是她们对养育事件的认识以及养育事件与专业成长关系的理解又是如此的斑斓多彩、各具特色……因为每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不仅仅是外表上的 。更主要的是内在的精神世界 。那些看不见的内在个人特质决定了不同的人在面临相似的境况时会有不同的态度和行为选择,所以说每个人本身的特征是决定其成长路向的核心要素……由于养育事件带给教师学历进修的主要是困难,所以本研究主要从性格的意志特征(计划性、自制力、坚定性、自觉性)来分析个性特征与影响后果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