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心里空落落的古诗词( 七 )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看似平淡 , 意蕴却极为丰富 。
“无言”并非真的无言 , 从一个“独”字便可看出 , 是无人共言 。
登“西楼” , 词人可以东望故国 。
仅六字 , 一下子简练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态 。
接着“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用月光笼罩下的梧桐突出环境的寂寞清冷 , 用“深”字用得极准确 , 极通俗 , 真可谓境界全出 。
上片十八字共写了四项内容 , 即人物、地点、时间、季节 , 虽然只是疏笔勾勒 , 但却是一副非常美丽的图画 , 而且背景极为广阔 , 读之使人如身临其境 , 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
” 下片具体写离愁 , 是词的旨意所在 , 也是这首词写的最深刻的地方 。
“剪不断 , 理还乱 , 是离愁” , 像波涛汹涌 , 把全篇推向高潮 。
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 , 它能感觉到 , 但却看不见 , 摸不着 , 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 , 确实非常困难 。
然而 , 在这首词中 , 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 , 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 , 以至成为千古名句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用了一个比喻 , 写离愁的另外一个境界 , 即人对它的具体感受 。
这种感受是不可名状的 , 不知是什么滋味 , 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类滋味来概括 , 也不能用任何一种具体东西的滋味来比拟 , 它只可意会 , 不可言传 , 所以只能称之为“别是一般滋味” , 亦即稼轩词所谓“欲说还休” , 可见词人体验之深 , 愁情之苦 。
《虞美人》广为流传 。
全词区区三十六个字 , 同一首七绝差不多 , 但在这简短的篇幅中 , 词人却把离愁的愁人、缠人写得无比深刻 , 凄凉、寂寞、孤独的心情袒露得栩栩如生 , 感人至深 , 读者为之泪下: 风回小院庭芜绿 。
柳眼春相续 。
凭栏半日独无言 。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
《望江南二首》 多少恨 , 昨夜梦魂中 , 还似旧时游上苑 , 车如流水马如龙 , 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 , 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 , 凤笙休向泪时吹 , 肠断更无疑。
这两首词 , 是后主入宋以后 , 追恋故国之作 。
李煜词笔 , 挥洒自如 , 以寥寥五句 , 写人间大悲剧 , 以昔日之荣盛反托今日之凄凉 。
凭着他的高度艺术技巧 , 把重温旧梦的一腔悲恨 , 表露得隐而实显 , 浅而深致 。
陡然“多少恨”领起全篇 , 令人惊悚 。
原来悲恨之源来自昨夜一梦 , 昔日繁华鼎盛在梦中重现 , 使梦醒后的李煜格外痛苦 , 乃至恨声不绝 。
当年游乐御苑 , 凤舆銮驾 , 香车宝马 , 随从列队 , 宫女如云 , “车如流水马如龙”一句 , 袭用成语 , 浑然天成 。
李煜后 , 宋人多效此种技巧 。
《望江南》第二首“多少泪 , 断脸复横颐” 。
这泪流得纵横满面 , 难止难歇 。
后主入宋后 , 曾给金陵旧宫人带信说:“此中日夕 , 只以眼泪洗面 。
”用这首词印证 , 可见真实 。
李煜这首小词 , 从流泪始 , 到断肠终 , 表达了他当俘虏后极端悲哀、痛恨的心情 。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 , 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这是李煜最后的一首感怀故国的名作 , 作者以形象的比喻 , 诘问的口吻 , 悲愤的情怀 , 激宕的格调 , 放笔悲号 , 写尽亡国君主的哀愁 。
上阕曲调高亢悲慨 , 唯有作家经历过大灾难 , 炼就大手笔 , 才能究诘人生 , 写有如此深度和力度的词作 , 大有负荷全人类之悲哀的气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