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优美的五言诗词,

1丶葬月醉西楼.丶回眸处.丶黛眉伤
2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丶月影如相伴,坐愁红颜老
4丶夜月思流年
5丶夜月倚幽梦
6丶红尘空残月,回眸容颜伤
---除第2句来自李白的《月下独酌》外
其余的都是原创、望君喜欢
五言律诗的格律 平仄定义:是中国诗中用字的声调 。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
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谓之调平仄 。
*平调:分两种,基本上是平缓轻柔的声调 。
**阴平-较小声**阳平-较大声而且声尾上扬*仄调:分三种**上声-高昂明亮**去声-尖细哀柔**入声-短促因此平仄又常被分为四声:分别是平、上、去、入四种声调 。
中国古籍中有不少说明 。
近体诗的格律在唐朝逐渐定型以后,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依然深受欢迎 。
书店里关于诗词的书籍销量一直很好 。
相信绝大多数人从小都接受过唐诗的启蒙 。
或许,这就是中国人从骨子里蕴藏着“平平仄仄”诗韵的原因 。
然而喜欢是一码事,写作又是一码事 。
初学写作的朋友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恰恰就是我们所喜欢的格律给我们的束缚 。
克服了这个困难掌握了格律,就可以驾御它,用它演奏你最优美的旋律 。
反之,躲避它,畏惧它,它就成了束缚你的绳索 。
当别人用格律诗唱和联句时,你只能是这台音乐会的看客,否则,你发出的音符很难与那台会和谐 。
来吧!让我们看看格律这个东东究竟有多难,或许,在你用了小小的一点点时间和精力以后,你会说:就这————没有什么嘛! 一、近体格律诗 我国古代的诗歌,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 。
到了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逐渐向格律化方向发展 。
到了唐朝,诗的格律才完全成熟而定型 。
因为这种受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约束的诗体是新近形成的,所以唐朝人称之为“近体诗”,而把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诗体 。
称之为“古体诗”,“近体诗”称之为“格律诗”,经宋、元、明、清沿用至今 。
“近体诗”,前人概括为四句话:“限字限句有定数,平仄相间要协调;对仗恰当要工整,用韵韵部要统一” 。
如果网友们喜欢“近体诗”的韵味,那么不妨下点功夫,弄明白这四句话 。
如果不喜欢格律约束,就写现代诗好了 。
1、、什么是“绝句”? 通常说“绝句”,是指近体诗的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和五言绝句“五绝” 。
不包括古体诗的七言四句古体“七古”,和五言四句古体“五古” 。
2、绝句的句式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常见的各四种基本句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注()内可平可仄 其组合起来也就是各四种格式 七绝格式(一)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绝格式(二)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绝格式(三)首句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绝格式(四)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绝格式(一)首句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绝格式(二)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绝格式(三)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五绝格式(四)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简说什么是平仄 平仄声是诗词格律的基础,也是初学者最为头疼的事 。
来琅琅上口不必非用平水韵 。
对于初学者来说,知道了汉语拼音中一声二声(阴平、阳平)为平,三声四声为仄即可,至于入声,那就学中慢慢掌握 。
4、简说什么是押韵 写诗要求押韵,按照格律,一首诗的用韵应统一 。
也就是说只能用同一韵部的字,不能无韵或押其它韵部的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