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学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 五 )


太阳落山了 , 青山显得更加遥远 。
由于天冷 , 那件白雪盖住的茅屋显得更加冷清 。
在柴门里 , 听到主人家的狗汪汪的叫起来 , 原来是在风雪之夜赶回来的主人 。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 ,  树头花落未成阴 。
儿童急走追黄蝶 ,  飞入菜花无处寻 。
在稀疏的篱笆旁边 , 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
树枝上的花已经落了 , 但叶子还没有形成树荫 。
几个孩子奔跑着追逐黄色蝴蝶 , 那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
蜂 唐 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 ,  无限风光尽被占 。
采得百花成蜜后 ,  为谁辛苦为谁甜?不管是平原还是高山 , 所有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了 。
然而它辛辛苦苦采摘百花酿成蜜后 , 究竟是为谁送去甘甜呢?鹿寨 唐 王维空山不见人 ,  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
傍晚时光 , 空荡荡的山谷里不见一个人 , 只听见说话的声音在山谷里回响 。
夕阳的余晖反射到密林深处 , 又照到青苔上面 。
游子吟 唐 孟郊慈母手中线 ,  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 。
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 。
慈祥的母亲手拿针线 , 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衣服 。
远行前将衣服缝的结结实实 , 只怕孩子迟迟不能回来 。
母亲像春天对小草般的恩情 , 谁说子女能报答完呢?墨梅 元 王冕我家洗研池头树 ,  个个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颜色好 ,  只留清气满乾坤 。
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树 , 枝头的花朵都染上淡淡的墨色 , 梅花不要人们夸赞花的颜色好看 , 只愿自己的清香长久留在天地之间 。
元宵 明 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 ,  有月无灯不算春 。
春到人间人似玉 ,  灯烧月下月如银 。
有灯无月的元宵节不能使人欢娱 , 而有月无灯也不算是真正的春到人间 。
国泰民安 , 人间温暖如春;月光华灯映照的人美如玉;人们提着玲珑耀眼的彩灯欢庆升平 , 由于灯亮如昼 , 天上的月亮也分外明亮 , 银光闪闪 。
三年级下册必备古诗词惠崇《春江晓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正是河豚欲上时 。
竹林外开着三两枝鲜艳的桃花 , 鸭子最先知道春江的水变得暖和 。
蒌蒿长得满地都是 , 芦芽才刚刚长出一点点 , 这正是河豚要沿流而上到春江的时候 。
游园不值宋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 ,  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绿色的苍苔 , 怕我的木屐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 。
轻轻敲打那柴门很长时间 , 也没有人来开 。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 一支开的正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来了 。
清明唐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
清明的时候 , 天上飘着蒙蒙的细雨 。
路上的行人个个都是面带忧愁和悲伤 , 问问路边的牧童 , 酒家在何处?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
劝学唐 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 ,  正是男儿读书时 。
黑发不知勤学早 ,  白首方悔读书迟 。
每天从点灯到拂晓鸡叫的时候 , 正是读书学习的好时候 。
青少年的时候不知道刻苦学习 , 到老时才后悔没有认真读书 , 但已经晚了 。
从军行唐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 ,  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不破楼兰终不还 。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 , 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
战士们在塞外身经百战 , 磨穿了盔和甲 , 他们下定决心 , 不打败敌人誓死不回家 。
塞下曲唐 卢纶林暗草惊风 ,  将军夜引弓 。
平明寻白羽 ,  没在石棱中 。
在昏暗的树林里 , 突然刮起一阵狂风 , 野草受惊似的摆动起来 , 正在夜间射猎的将军以为是老虎来袭 , 立即拉弓放箭 。
第二天早上去寻找射出的白羽箭 , 那箭却深深地嵌进巨石的棱角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