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忧愁的古诗

1、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出自唐代的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
白话译文: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 。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
2、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 。出自宋代石象的《咏愁》
白话译文:来时潜移暗度,去时慢慢悠悠;一半挂在眉梢,一半藏在心头 。春老花残红满地,半掩房门泪暗流;残月满窗深夜里,酒醒入去独淹留 。
3、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 。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出自宋代苏轼的《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
白话译文:我和知州您都是白发老人了,再不要说以前的年少风流往事了 。美丽的歌女斜靠在合江楼边 。水光清凉,山色美丽,总是让人情不自禁为之感叹 。
4、玉楼风迕杏花衫,娇怯春寒赚 。酒病十朝九朝嵌 。瘦岩岩,愁浓难补眉儿淡 。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 。出自元代乔吉的《小桃红·春闺怨》
白话译文:玉楼上春风拂动杏花衣衫,娇柔瘦弱的身体担心因迷恋春色而受风寒 。借酒消愁十天有九天喝得烂醉不堪 。单薄消瘦 。深深愁怨难排遣,懒得梳妆打扮,眉影变淡,粉香全消,首饰全减 。眼前是愁雨纷落天地昏暗,在芳草铺遍江南的心上人什么时候能回来?
5、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 。垂杨低映木兰舟 。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出自宋代晁补的《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白话译文:当年在灞桥分别之时,回首眺望,只见美人也在卷帘伫视 。如今远在江边,多么希望青鸟使者能为我传送信息到红楼啊:昔日的恋爱生活已成为楚峡之游,而今只能在梦中飞到扬州去和你相会了 。
描写忧愁的古诗

扩展资料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白

表达忧伤的诗句?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译文: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唐·李商隐《锦瑟》译文: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