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的 咬字和吐字 有什么区别?( 三 )


贱亦不足叹,贵亦不足陈 。
长卿未遇杨朱泣,蔡泽无媒原宪贫 。
如今万乘方用武,国命天威借貔虎 。
穷达皆为身外名,公侯可废刀头取 。
君不见汉家边将在边庭,白羽三千出井陉 。
当风看猎拥珠翠,岂在终年穷一经 。
土字开头组词语 一般来说,诗词的朗诵需要突出音律感和韵味 。
一、 诗歌的特点? 和其他文学形式相比,诗歌的显著特征是有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形成一定的节拍感和音乐性 。
鲁迅先生曾经说:“散文是走路,而诗歌是跳舞 。

【唱歌的 咬字和吐字 有什么区别?】

”所以诗歌的朗诵更要强调和谐流畅的韵律和节奏 。
音韵 音韵是诗歌富有音乐性的基本条件 。
尤其是古诗词,必须押韵合辙,就是说在每一句诗句的末尾或隔一句的句末字都必须落在相同或相近的音节上 。
如果考生的归音比较好,那么在朗诵的时候听上去自然就和谐优美,如果考生本身的语音基础不是很好,朗诵诗歌就很容易暴露自身的这一弱点 。
音韵在诗歌中的作用有哪些呢? 其一,通过诗句末尾韵脚的串联把在内容上有极大跃进的各行诗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
从音韵协调上加强结构和形象的完整性 。
其二,诗歌的韵律形成富有音乐性的艺术语言,朗诵起来可以造成因情赋声、以声传情,从而达到声情并茂,增强抒情色彩 。
比如: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其三,诗歌的韵律使朗诵者读起来琅琅上口,有动听、顺口、能唱和的特色 。
诗歌的韵律大体分为十三类,具体的类别带有极强的专业性,考生不用在现在掌握,但要注意的是儿韵在诗歌中很少见,一般会出现在儿歌和民歌中 。
(2) 节奏诗歌的语言富于音乐性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节奏的强烈和明快 。
郭沫若曾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 。
”从外在形式看,节奏具体表现在语音的强弱和语言的长短方面 。
语音的强弱处理有重读和轻读,语言的长短处理有快读和慢读,一般在具体的朗诵过程中交替地使用并且有规律地、大致整齐地安排就能够构成诗歌的节奏感 。
中国古体诗词节奏比较规整,节拍感很强,要求很严格 。
五言诗要三断,七言诗要四断 。
例如: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新体诗由于诗句不整齐,所以在朗诵的过程中断句处理比较自由,可长可短 。
而且在掌握诗句的轻重、快慢和断连上要根据诗的内容找到统一的节奏,这就需要运用在“朗诵的准备工作”一章中所谈到的逻辑阅读技巧了 。
例如《延河照旧流》一诗: 离别——延河——久延河——照旧——流流入黄河——流入海千年万年——永——不休永不休呵——爱延河终生——难忘——延河歌多少战马——在此饮多少战士——从此过多少英雄——杀敌回战刀沾着延水磨延河流入——黄河里如今歌声——遍全国 。
2?诗歌具有鲜明的思想和充沛的感情 。
在《诗经》中有“诗言志”的说法,诗人通过诗句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是在自己的心情最激动、感情最饱满的状态中将这种思想感情抒发出来 。
再加上诗歌受篇幅的限制,一定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将最丰富的情感和最深奥的哲理表达出来,所以诗歌在表情达意的时候极其鲜明强烈,字里行间的思想观点热情洋溢 。
这就要求朗诵者的情感是丰富的,在朗诵的时候需要激情的发动和强烈的感染力 。
3?诗歌的语言精练,但非常生动,而且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直接叙述事件 。
例如: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手法,这在诗歌中是最常见的修辞方式 。
例如: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在开头先说别的事物,以引起要表达的词句 。
这在陕北民歌信天游中最为常见: 南来的大雁北去的风,心中想念毛泽东 。
由此可见,在朗诵诗歌的时候需要朗诵者在内心充分依据诗句进行想象,而且诗歌在想象上还具有夸张的特点,所以在想象的推移和变化上具有极大的深度和广度,需要朗诵者迅速地展开想象以表达诗歌的跃进性,表现诗歌的开阔、豪迈、热情和奔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