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九 )


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 , 关键在于情是何情 , 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 ??1、以乐写乐比如: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 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 , 绿杨荫里白沙堤 。
即使诗中没有“最爱”二字 , 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 , 生意昂然的西湖 , 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已充满了爱意 。
“莺争”“燕啄”“绿杨”“白沙” , 从动态到色彩 , 无处不体现诗人对西湖的独有钟情——乐景 ??2、以哀写哀:比如:《小重山》(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 。
槐枝啼宿鸟 , 冷烟浓 。
小楼愁倚画阑东 。
蓼昏月 , 一笛碧云风 。
往事已成空 。
梦魂飞不到 , 楚王宫 。
翠绡和泪暗偷封 。
江南阔 , 无处觅征鸿 。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 , 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一笛风 , 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 , 烘托出自己的心情 , 与下片曲折抒发的忠愤相呼应 , 构成了全词的悲切婉转的情调——哀景 。
比如:《清平乐》(晏殊)金风细细 , 叶叶梧桐附坠 。
绿酒初尝入易醉 , 一枕小窗睡 。
紫薇朱槿花残 , 斜阳却照阑干 。
双燕欲归时节 , 银屏昨夜微寒 。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绿酒初尝、沈睡小窗 , 这种恬淡清婉、淡淡闲愁 , 从诗的细腻的笔触里娓娓而来 , 上片写了睡晚醉眠 , 下片写的是薄暮酒醒的感觉 。
艳花凋零之状 , 夕阳西下之景触发了诗人的淡淡闲愁 , “双燕”句则又是“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意 , 成双结对伴的燕子不仅反衬出词人的孤单、寂寞 , 还暗示出词人的某备战相思 。
特别是“昨夜微寒” , 既写出了天气特点 , 还暗示出词人孤眠的冷清——愁景 。
??3、以乐写哀:“情乐则景乐 , 情哀则景哀” , 诗人的高妙之处就是把情融入景中 , 通过景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 做到情景的交融 。
??4、以哀写乐: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 , 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 。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 借荷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生追求 。
清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 借梅议政 , 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 表达了作者对清朝...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技巧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
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 。
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 , 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
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 , 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 , 还是表现手法角度 , 还是篇章结构 , 还是兼而有之 。
(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
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 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
(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
再次 , 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传达怎样的旨趣 。
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
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
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 , 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 。
这是不对的 。
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 , 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
例1、阅读[唐]王勃《蜀中九日登高》 , 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