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四月雨天的古诗词( 三 )


春雨 。
江南 。
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
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
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
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
听听,那冷雨 。
看看,那冷雨 。
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 。
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 。
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 。
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 。
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山居了两年 。
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 。
天,蓝似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地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 。
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 。
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 。
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 。
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 。
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
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 。
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 。
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籁都歇的岑寂,仙人一样睡去 。
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 。
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 。
至少入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闲,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 。
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 。
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 。
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 。
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 。
听听那冷雨 。
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 。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 。
于今在岛上回...
有关四月的优美古诗有哪些江城子 赏春 (朱淑真)斜风细雨作春寒 。
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
昨宵结得梦夤缘 。
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描述四月的诗词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朝白居易《大林寺桃花》;2、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 。
——南宋翁卷《乡村四月》;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4、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
——贾至《春思》;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宋·晏殊《浣溪沙》 ;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杜甫《春夜喜雨》 ;8、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
——唐·韦庄《台城》;9、春潮来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