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有哪些( 四 )


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
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 。
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 。
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
”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
文人的评价: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 。
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 。
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 。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
边塞诗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
《诗经》中的边塞诗作品就相当丰富了(如《小雅出车》《六月》等) 。
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 。
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
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强奇异壮丽的景色 。
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 。
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 。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
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 。
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
唐代诗人王昌龄是擅长写哪类诗出名 王昌龄(六九八-约七五七),字少伯,长安人 。
开元十五年(七二七)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 。
安史之乱后,回到故乡,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
他与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王维、李白等都有交往 。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 王昌龄,宇少伯,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
王昌龄的籍贯,有多种说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宁、京兆两说 。
《新唐书》本传与《唐诗纪事》说他为江宁人,但并无直接材料,大概是因为王昌龄被时人称作“王江宁”而致误 。
王昌龄曾任江宁丞,李肇《国史补》与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均称他为王江宁,与宋考功、韦苏州、王右丞等同列,而宋、韦、王诸人都是以官职称,所以玉江宁也是以官职称,而不是以籍里称 。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 。
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 。
《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当可信,所以《唐才子传》从《河岳英灵集》,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现在一般人也认为他为太原人 。
两《唐书》本传都未载王昌龄登进士第的时间,徐松《登科记考》也未载 。
《唐才子传》说他为开元十五年的(727年)进士 。
又唐诗人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说开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