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改写作文怎么写?( 二 )


导入:同学们,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军事外交的发展史,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军事外交家,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既保国家人民安全,又为中国历史写下一篇篇瑰丽诗章 。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
1、概括内容,归纳要点,理清思路
《烛之武退秦师》,从题目想到"为何要退""怎样退""退的结果"等问题,带这这些问题进入课文 。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 。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 。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 。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
①秦晋围郑(开端)
②临危受命(发展)
③说退秦军(高潮)
④迫晋退兵(结局)
2、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 。
开篇点明这些说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1)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一在氾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
3.烛之武是如何巧退秦师的?
先讨秦欢心--以退为进;
陈亡郑利晋--以害动秦;
述存郑利秦--以利诱秦;
责晋贪不义--大功告成 。
本文写的是郑国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势下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 。烛之武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见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然物外的姿态,动之以"利",晓之以"理",终于使趋"利"而来的秦兵,不仅立即避患而"退",还反过来"与郑人盟",派军队留守郑国,帮助郑国抗晋 。
秦国为什么要行军千里,与晋国合打郑国呢?理由很简单:为了一个"利"字 。既然秦国是为"利"而来,那么,烛之武便迎合其心理,从为秦国利益着想的角度,力劝秦国退兵,点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国国君 。
第一,"亡郑"于秦无利可图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 。"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事理说服)
第二,"舍郑"于秦可得实惠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舍郑",就是放弃攻打,不灭郑 。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 。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事理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