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诗词( 二 )


帮忙找找以下诗词的写作特色峨眉山月歌 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
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 。
“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也有不同 。
这样,诗句就显得没有痕迹,妙入化工 。
春夜洛城闻笛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 。
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 。
“暗”字为一句关键 。
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 。
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
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
逢入京使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 。
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
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 。
”(见《艺概 。
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
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 。
滁州西涧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
诗的前二句,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 。
后二句,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
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
江南逢李龟年 此诗抚今思昔,世境之离乱,年华之盛衰,人情之聚散,彼此之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 。
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凝结着四十多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
送灵澈上人 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景物画 。
全诗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为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
约客 全诗通过对诗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 。
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
论诗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 。
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 。
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
长歌行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 。
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
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 。
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 。
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
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
野望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
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 。
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 。
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 。
早寒江上有怀 诗的开头两句,扣诗题“早寒江上” 。
“木落雁南度”是眼中所见“早寒”景象,“北风江上寒”更多地着眼于自身的感受 。
两句诗很具体的写出了季节气候特点,应该说,就是写实;但这两句写早寒景象的诗是为下面的抒情做准备的,所以又有起兴的作用 。
最后两句,从表面看写归路之难,仔细推敲我们发现这里不是纯粹写实,有着很深的含意 。
孟浩然曾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