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神农架九大湖的诗词( 四 )


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
百草让为灵 , 功先百草成 。
甘传天下口 , 贵占火前名 。
出处春无雁 , 收时谷有莺 。
封题从泽国 , 贡献入秦京 。
嗅觉精新极 , 尝知骨自轻 。
研通天柱响 , 摘绕蜀山明 。
赋客秋吟起 , 禅师昼卧惊 。
角开香满室 , 炉动绿凝铛 。
晚忆凉泉对 , 闲思异果平 。
松黄干旋泛 , 云母滑随倾 。
颇贵高人寄 , 尤宜别柜盛 。
曾寻修事法 , 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 , 姓胡氏 , 潭之益阳人 , 出家大沩山同庆寺 , 复栖衡岳东林 , 自号衡岳沙门 。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 。
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 , 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 , 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 , 除首尾二联外 , 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 , 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 , 缄题下玉京 。
开时微月上 , 碾处乱泉声 。
半夜招僧至 , 孤吟对月烹 。
碧沉霞脚碎 , 香泛乳花轻 。
六腑睡神去 , 数朝诗思清 。
月余不敢费 , 留伴肘书行 。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 , 虎跑泉畔思迟迟 。
蜀茶倩个云僧碾 , 自拾枯松三四枝 。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 , 旧架忧生醭 。
旋旋续新烟 , 呼儿劈寒木 。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 , 东篱菊也黄 。
俗人多泛酒 , 谁解助茶香 。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 , 酒醒春晚一瓯茶 。
如云正护幽人堑 , 似雪才分野老家 。
金饼拍成和雨露 , 玉尘煎出照烟霞 。
相如病渴今全校 , 不羡生台白颈鸦 。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 , 坐饮香茶爱此山 。
岩下维舟不忍去 , 青溪流水暮潺潺 。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 , 果沐颁沾味甚奇 。
龟背起纹轻炙处 , 云头翻液乍烹时 。
老丞倦闷偏宜矣 , 旧客过从别有之 。
珍重宗亲相寄惠 , 水亭山阁自携持 。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 , 老郎封寄谪仙家 。
今宵更有湘江月 , 照出菲菲满碗花 。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 , 僧家造法极功夫 。
兔毛瓯浅香云白 , 虾眼汤翻细浪俱 。
断送睡魔离几席 , 增添清气入肌肤 。
幽丛自落溪岩外 , 不肯移根入上都 。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 , 煎作连珠沸 。
时看蟹目溅 , 乍见鱼鳞起 。
声疑松带雨 , 饽恐生烟翠 。
尚把沥中山 , 必无千日醉 。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 , 全胜羽客醉流霞 。
尘心洗尽兴难尽 , 一树蝉声片影斜 。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 , 吾谓草中英 。
夜臼和烟捣 , 寒炉对雪烹 。
惟忧碧粉散 , 尝见绿花生 。
古诗词发展史诗经 , 楚辞 , 汉魏六朝诗歌 , 隋唐诗歌 , 宋词 , 元曲 , 明清诗歌中国古诗词来源于春秋战国的《诗经》、《楚辞》 , 发展于汉魏时期的《乐府》和四、六骈文;兼收而并蓄 , 久锤而始成;波澜壮阔于唐、宋 , 余波激荡于明清;是中国汉语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早在远古时代 , 文字还不发生以前 , 在民间已经传播着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等口头文学 , 诗歌也在其中酝酿而生.据说 , 中国最早的一首诗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歌唱原始打猎的英武;而《涂山氏女之歌》:“候人兮猗.”记载了中国原始歌颂中第一首情歌.据文字记录 ,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 涌现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代.《诗经》收集了西周初至年龄中叶 , 约500多年间的305篇诗.它按音乐尺度分为“风”、“雅”、“颂”三局部.“风”是周王朝京都之外的处所乐歌 ,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域的乐歌 , “颂”则是宗庙祭奠时的乐舞曲.当时社会生涯的各个方面 , 特步运动鞋 , 以及劳动听民的思维情感 , 都在《诗经》中得到了逼真的反应.具备赫然的时代感和国民性.在艺术上 , 《诗经》声调流利 , 语言朴实 , 常用赋、比、兴的伎俩来表情达意.战国后期 ,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造了拥有楚文化独特光采的新体诗——楚辞.楚辞体诗打破了《诗经》的四字句 , 句式以五言、七言为主 , 是非错落 , 机动多变 , 多用语气词“兮”字 , 把偶字句变为奇字句 , 岂但能更好地表白思想感情 , 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而且 , 其中充斥着神奇绮丽的设想 , 弥漫着楚地特有的文化浪漫.诗人屈原 , 应用这种诗歌形式 , 创作了古代文学史上第一抒情长诗《离骚》.汉朝人把屈原 , 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楚辞》..赋是两汉最流行的体裁 , 是一代文学的标记.汉初贾谊、淮南小山的赋 , 尚未脱楚辞形迹 , 被称为骚体赋;枚乘的《七发》奠定了汉代大赋的形式格式;至汉武帝时代 , 献赋诵赋风尚大盛 , 产生了一大量赋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 极写帝王苑囿之盛、野猎之乐 , 稍后的扬雄 , 有《甘泉》、《羽猎》诸赋.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中的民歌.汉乐府民歌和《诗经》是一脉相承的 , 《诗经》是“饥者歌其食 , 劳者歌其事”;汉乐府以“感于哀乐 , 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以抒情为主 , 汉乐府擅长叙事铺陈 , 标志着古代叙事诗的完整成熟.《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汉民族第一叙事长诗.到东汉 , 文人在乐府民歌影响下试作五言诗 , 班固的《咏史》诗 , 写得质木无文 , 极少诗味 , 然而是现存最早文人五言诗.东汉末年产生的《古诗十九首》 , 才成为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汉末魏初 , 这一时期以曹操 , 曹丕、曹植父子为中心 , 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创造了“建安文学”的光辉.其作品 “大方任气” , 其中曹操的诗歌 , 沉雄凄凉 , 反映了骚乱的社会事实 , 暴露了诗人盼望建功破业 , 同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 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 , 都是较为胜利的篇章.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 , 人称“建安之杰”.他的诗歌“骨气奇高 , 词采华茂” , 《白马篇》、《赠白马王彪》分辨是他前期和后期诗歌的代表作.在魏晋南北朝以前 , 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构成大固定的规律 , 只是由作者依照个人的内容须要和声韵感到来进行写作.到了魏晋 , 因为受到了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 , 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法则 , 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 , 使诗歌创作由天然的声律发展到讲求寻求声律 , 出现了作诗要留神平仄和韵律的性质 , 造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唐帝国空前富强 , 国度从长期决裂走向大一统 , 封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充足发展 , 使唐代文学的空前繁荣 .唐代诗歌应运而生 , 其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 淘宝网韩都衣舍 , 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初、盛、中、晚唐都名家辈出 , 佳作一直 , 仅仅《全唐诗》收录的诗人就有两千多位 , 诗作近五万首.初唐时期 , 靡丽软艳的“上官体”诗流行一时.“初唐四杰”及稍后的陈子昂 , 上承汉魏风骨 , 力扫齐梁宫体诗颓风 , 使唐诗开端由宫廷走向社会 , 由艳情转向现实 , 由靡靡之音变为清新健康的歌唱.同时 , 宋之问和沈?期在诗歌的形式上也做了勇敢的摸索 , 他们共同为唐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到了盛唐 , 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和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 上承陶渊明、谢灵运而别开生面.王维诗歌“诗中有画 , 画中有诗”.他的五言绝句 , 如《鹿柴》、《辛夷坞》等 , 擅长将绘景状物与阐发禅趣相联合 , 意境优美 , 艺术精妙.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 诗风刚健 , 韵味深长 , 唱出盛唐强音.高适的《燕歌行》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七言歌行体诗 , 刻画雄奇的边塞景色和艰难的军旅生活 , 或悲壮浑朴 , 或奇逸峭拔 , 都是唐代边塞诗的佳篇.另外 , 李白诗歌豪放飘逸 , 史称“诗仙”.如《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 , 无不显示了诗人独特的感情色协调艺术个性.杜甫诗歌号称“诗史” , 风格沉郁抑扬.他用诗歌创作抒发了忧国忧民之心 , 像《三吏》、《三别》这样的诗歌 , 实录了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