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所有诗词赏析( 二 )


第三节又转回写景 。柳叶和榆荚只知道炫耀自己的芳菲 , 却不管桃花的飘零 , 李花的纷飞 , 等到来年春回大地 , 桃李又含苞吐蕊 , 只是闺中却无昔日的葬花人 。读至这里 , 不禁萌生对柳絮榆荚的厌恶之情 , 只是天地不仁 , 世道无情 , 我们又何必去怪罪柳丝榆荚呢?在这个世道上 , 多数人都是只顾自己能够芳菲百年 , 哪管别人的死活 。王熙凤说得好“‘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 , ‘借剑杀人----不露痕迹’ , ‘引风吹火----费力不多’ , ‘站干岸儿----不沾事’ , ‘推倒油瓶子不扶----懒到家了’ , 都是全挂子的武艺” , 锦上添花的不少 , 雪中送炭的难寻 。此节连用两层对比 , 前两句柳丝榆荚的芳菲与桃花李花的飘零对比 , 后两句将人与桃李对比 , 层层递进 , 环环相扣 。另外笔者疑此节为后文埋下伏笔 , “柳丝榆荚”可能暗指李纨和贾兰 。
第四节转写燕子 。前一节已言桃李不如柳丝榆荚 , 人不及桃李 , 悲已至极 , 因此将视角植物转向梁间飞燕 。燕巢飘香 , 这本是可喜之事 , 黛玉却恼燕子无情 , 本节之妙正在于此 。此节虚写燕子 , 实写惜花 , 燕巢已然生香 , 自是衔花筑巢的结果 , 怎能不让惜花的黛玉生恨 。情由景发 , 景由情生 , 黛玉又想到了明年的自己 , 回答上节之问 , 重拾上文之悲 。
第五节写花之境遇 。一年三百六十日的风霜无情地摧残花枝 , 艳丽的芳华能有几时呢?一旦飘落便化作香尘 , 再也无处寻觅 。风似刀 , 雪如剑 , 最后着一“逼”字 , 尤显残酷无情 。这样的日子令人望而却步 , 更何况一年三百六十日 , 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日日如此 , 岁岁不改 。此节明写花 , 实写人 , 黛玉寄居贾府 , 陷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 这句正是反映了她所受的痛苦和煎熬 。因为风刀霜剑无孔不入 , 所以她才步步留神 , 时时警惕 , 即便如此 , 黛玉仍逃脱不了命运之剑 , 最终还是伤痕累累地逝去 。
第六节写葬花之人 。黛玉独自一人 , 手把花锄 , 边哭边葬 , 读来无限悲伤 , 最后一句“洒上花枝见血痕”更是断肠之语 。许多版本将“花枝”误作“空枝” , 所谓“花之颜色人之泪” , 花之颜色乃泪染成 , 不必洒上“空枝”后见血痕 。这日本是饯花节 , 大观园的其他女孩都在庆祝 , 而黛玉避开他人 , 独自至花冢前默默洒泪 , 这本已悲 , 竟又血泪 , 令人心痛 。想当年娥皇女英哭于九嶷 , 血泪洒于青竹之上 , 故有斑竹 , 其后又于潇湘之间投水自尽 , 号为湘夫人 。黛玉潇湘妃子 , 竟亦哭出血泪 , 染红花枝 , 想至黛玉死时 , 其院内亦尽是斑竹 , 笔者心亦滴血 。
第七节转而写景 。日已黄昏 , 杜鹃无语 , 青灯照壁 , 冷雨敲窗 , 初睡之人 , 未温之被 , 尽是黛玉想象之境 , 如此凄凉之境恐怕也只在想象中才有 。传说周朝末年 , 蜀地君主望帝 , 国亡之后甚是悲痛 , 死后魂化为杜鹃鸟 , 悲鸣是滴出血来 。这里黛玉自比杜鹃 , 紧应上节之血泪 , 亦叹自己命运之悲惨 。等光弱故青 , 心寒故雨冷 , 此时此境怎能入眠?黛玉由情生景 , 自景见情 , 传情入景 , 自景悟情 , 情景反复 , 循环不绝 。
第八节是黛玉的自问自答 。
问曰:“什么事这么伤神呢?”答曰:“半为怜春半恼春 。”
问曰:“为什么既怜又恼呢?”答曰:“怜春忽至 , 恼春忽去 。”
问曰:“有来就有去 , 自然之理 , 有什么可恼呢?”
答曰:“来时不告诉自己 , 去时也不打声招呼 。”
短短四句 , 三问三答 , 十分精练 , 却用口语写出 , 清新自然 , 不加雕饰 , 平白如话 , 妙不可言 , 大有 “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 云深不知处 。”(贾岛《访隐者不遇》)之风 。此节终于跳出了前面愁惆悲惨的氛围 , 微微带些伤愁 , 更多的则是黛玉的活泼 , 让人稍稍有点喘息之机 。另外 , 许多版本将口语“奴”作书面语“侬” , 不妥 , “奴”显小女儿随口成句之口吻 , “侬”则带文人之酸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