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诗歌有什么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游说之士蜂起 。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产生了一批政治家和思想家,写作了大量以说理透辟、逻辑严密、言辞锋利、善用比喻为特点的论说散文,又称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各具特色:《论语》雍容和顺富有哲理性、《孟子》雄畅犀利富有鼓动性、《墨子》朴实谨严富有逻辑性、《荀子》淳厚富赡富有学术性、《韩非子》峻峭透辟富有政治性、《老子》玄妙精警富有思辨性、《庄子》汪洋谲怪富有浪漫性 。在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当数《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 。与诸子散文辉映一时的,是以记言记事为主的历史散文 。《左传》、《国语》和《战国策》,或以年为序,或以国为别,多出于各国史官之手 。其中许多优秀篇章,情节曲折,人物生动,剪裁得体,有很高的艺术性,如《左传》中的《鞍之战》、《郑伯克段于鄢》,或叙述激烈的战争进程,或表现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在叙事写人方面均很出色 。《战国策》中的人物形象更有个性光彩,描写技巧愈加高明,是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 。
秦代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二世而亡,几乎无文学可言 。除留存下来少数歌颂秦皇功德的刻石文字外,李斯《谏逐客书》是这一时期少有的优秀散文篇章 。
两汉崇文,大一统的鼎盛帝国,要求用文学来歌舞升平 。于是一种以铺写帝王和都市生活为主的文学样式——辞赋便应运而生 。赋是两汉最流行的文体,是一代文学的标志 。其体式导源于荀子的《赋篇》,并吸收了楚辞的某些形式要素而形成的 。汉初贾谊、淮南小山的赋,尚未脱楚辞形迹,被称为骚体赋;枚乘的《七发》奠定了汉代大赋的形式格局;至汉武帝时代,献赋诵赋风气大盛,产生了一大批赋家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极写帝王苑囿之盛、田猎之乐,稍后的扬雄,有《甘泉》、《羽猎》诸赋 。这些赋写得铺张扬厉:多以歌功颂德为宗旨 。到了东汉,班固的《东都赋》《西都赋》,张衡的《东京赋》《西京赋》仍是散体大赋中的煌煌巨作 。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帝国强势不再,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用辞赋来抒情志、来刺时世 。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等是这方面的名作 。他们的创作突破了大赋原有的体制,对以后魏晋时期的抒情小赋和唐宋时期的散文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
2 中国文学史发展简史
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中的民歌 。乐府本是国家音乐管理机构,负有采编民歌民谣,配乐演唱的职能 。后人将乐府机构配乐演唱的歌称名为汉乐府诗 。汉乐府民歌和《诗经》是一脉相承的,《诗经》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汉乐府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反映了两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和要求 。有的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政策,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有的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以及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如《孔雀东南飞》、《上邪》、《有所思》,有的对社会下层人民的不幸表示深切的同情,如《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等等 。而《诗经》以抒情为主,汉乐府长于叙事铺陈,标志着古代叙事诗的完全成熟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汉民族第一叙事长诗 。
汉代文人诗歌一直无所成就 。到东汉,文人在乐府民歌影响下试作五言诗,班固的《咏史》诗,写得质木无文,极少诗味,但是是现存最早文人五言诗 。东汉末年产生的《古诗十九首》,才成为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无名氏文人创作的一组抒情短诗 。它并非成于一人一时,抒发了处于动乱时代下层文人伤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与汉乐府民歌长于叙事不同,《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 。它委婉含蓄自然质朴中显出精炼工切的艺术特色,前人有“五言之冠冕”的赞誉 。
两汉散文创作的成就很高 。汉初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散文,思想敏锐、直言时弊、文采飞扬 。后期至东汉的散文虽有骈偶化发展的倾向,但能够保存汉初关注现实,指摘时弊的文风 。而两汉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编写体例 。它敢于批判、敢于歌颂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为人们所称道 。从文学的角度看,司马迁以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塑造了一大批出身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使它成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 。如《项羽本纪》中的项羽,《李将军列传》中的飞将军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等 。《史记》刻画人物的高超技巧,变化多样的谋篇布局和语言的非凡表现力,都对后世叙事散文起到了示范作用 。鲁迅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两语热情地评价《史记》杰出的史学和文学成就 。可以和《史记》相提并论的是班固的《汉书》 。《汉书》记事详赡,写得也颇为精彩有自己的特色,但班固恪守儒家思想准则,来写入记史,显得拘泥和保守,成就稍逊于《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