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
2、理解寓言内容 , 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 懂得寓言的寓意 。
3、练习用“从此”造句 。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 , 体会寓意 , 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 , 发表感想 。
教学用具:
录象、幻灯图片、自制教学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
1、说出“掩耳盗铃”的意思 。
2、回忆学习“掩耳盗铃”的方法 。
图文结合 理解内容
反复朗读 悟出道理
联系分析 加深理解
二、讲读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
1、释题:亡—丢失 , 牢—关牲口的圈
亡羊补牢———羊丢失后修理羊圈 。
2、分节读文 , 质疑 。
纠正读音:街坊 坊读轻声
窟窿 窿读轻声
质疑:
3、看录象 , 思考问题 , 理解大意 。
那个养羊人丢失第一只羊后 , 听了街坊的劝告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结果怎样?
当养羊人第二次丢失羊后 , 他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结果怎样?
4、细读课文 , 归纳寓意 。
幻灯出示:“羊已经丢了 , 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A:把这个反问句换成肯定句:
羊已经丢了 , 修羊圈没有用 。
B:问:修羊圈有没有用?为什么?
(修了羊圈就不会再丢羊了 , 有用而且一定要修 。)
C:比较句子:“羊已经丢了 , 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羊已经丢了 , 修羊圈没有用 。”
(反问句语气更强 , 突出了养羊人根本没有想到后果 , 执迷不悟 。指导朗读 , 用毫不在意的语气读出 。范读 , 个别读 , 齐读 。)
D:讨论如果你是养羊人 , 你会怎样做?
过渡:由于养羊人没有你们正确的想法 , 所以就出现了又丢了一只羊的结果了 。
出示句子:他很后悔 , 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
A理解填空:养羊人现在感到很————————— , 明白了应该——————街坊的劝告 。
B比较句子:他很后悔 , 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
他很后悔 , 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
(前一句两个“不————不”双重否定 , 突出表明了养羊人知错改错的决心 。)指导学生读出“后悔、知错”的语气 。个别读 , 范读 , 齐读 。
C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后悔呢?用“ ”划出有关的词语 。(“赶快、结结实实”可看出他的行动上改过了)指导读出重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