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刚看了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咱也活学活用一下嘛,至少不以偏概全 。“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将更为圆融 。”
哲学,高中时学了一点点理论,到底是该如何定义,恐怕要对不起老师了 。当年的老师是个魁梧的老师,很有激情的,印象中,他总是用两只熊掌一样的手在头顶上比划,“哲学嘛……”,人在教室四周走动,小数点也在教室横飞 。一上课就很忘我的老师,是个好老师,只可惜,我的智商实在不高,无法理解老师的许多话 。
记忆中,高二时,我还当了一年的政治课代表 。这门学科我没有任何特色,至今不明白班主任的用意 。是拿掉我的英语课代表的职务于心不忍,还是有别的激励的意思?不清楚,班主任没找我谈一句话,我那时一直在黑暗中想,老师为什么只照顾到急于在英语学科上要进步的同学她呢?老师有没有想到我的感受?后来,也在一直假设,要是老师那时找我们多谈谈心,也许……学生时代的我多么渴望老师给予的言或行的鼓励啊 。而今,我当老师了,我当然知道孩子们在心智上需要什么 。于是我毫不吝啬,该付出的绝不占有着 。“生命是丰富的,但对每个人来说,都只能活在当下 。”
今天读了第十三章,《教育与自我》,收获颇丰 。
主要内容是: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教育的三阶段:
1、浪漫期——小学阶段;
2、精密期——初中高中的6年;
3、展望期——上了大学以后 。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
人生四大领域:群体、自我、自然界、超越界
教育与自我生命的发展: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我认为值得回味的语录现在供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常说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因为它需要受教育者的配合……教育是一个需要靠自己去承担的责任 。
小孩子在尚未准备好接受现实世界之前,必须先以这些浪漫题材所提供的故事情节作为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后再慢慢成长,接受真实的挑战 。若是忽略此一阶段的需求,幼小的心灵将会受到伤害 。
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好好努力,那么这一生在知识的领域中,恐怕必须放弃许多权利了 。
“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然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一个人在念中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是要考大学;念大学的时候,人生的意义则是要顺利毕业或继续深造 。这样的意义一直往后推延,最后总是要碰到结束,而在这个关卡上,不能在以一个具体的东西作为意义了(如赚到多少钱、当到什么官) 。这个意义是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无法达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内向寻找,也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达成一种最高的、圆满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