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诗句大全怎么写?( 四 )
下片词人从自己的“吟未稳”联想到梅花的“睡不成” 。冰寒大地,长夜无眠,词人居然不说自己感到烦恼,却为梅花设身处地着想,说它该是烦恼得睡不成了 。此语奇警,设想绝妙 。接下去二句说:“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 。”此句点明不仅他在想着梅花,梅花也怜念起他来了 。他们竟成为一对知心好友!
这种构思,确实是奇特异常;这种格调和意境,确实是空幻的 。它非常形象地勾画了一个山中隐士清高飘逸的风采 。它的妙处尤其表现在将梅花拟人化 。
结句“起看清冰满玉瓶”,跟以上两句不可分割,互为联系,词中句断乃为韵律所限 。因为词人关切寒夜中梅花,于是不顾自己冷暖,披衣而出,结果看到,玉瓶中的水已结成了冰 。至于梅花呢,他在词中未提及,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蕴意深远,饶有余味 。如果词人在词中将梅花说尽了,说梅花冻得不成样子,或说梅花凌霜傲雪,屹立风中,那就一览无余,毫无诗意了 。由此可见词人手法之高明 。
从整个词来说,晶莹快洁,恰似玉树临风;托意高远,说它的风格如“晴空冰柱”,不是很相宜么?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 。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
译文洞庭湖广阔无边还兼有风起云涌,岳阳楼孤独无依又处于晚霞放晴 。
裴使君把我当徐孺子那样对待礼遇有加,我应和着裴使君就像应和着谢宣城 。
我感觉我就像湖岸积雪之中的一丛梅花绽放了,我还感觉我就像百草一样从春天泥土里萌生 。
我哪敢违背渔父的关问呢?我从此就要更改我原来的念头不再像屈原那样去南行 。
赏析
大历四年春,诗人离开岳阳至潭州、郴州等地时是由白马潭(今湘阴境内)裴隐宅出发的 。
首联描写与洞庭湖阔大之景,次联“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写出了杜甫把自己比做东汉时的名贤徐稚,把裴使君比做礼贤下士的陈蕃,可知杜甫在岳阳的数月,受到了非常好的款待 。谢宣城指南北朝齐时的诗人谢眺 。他文章清丽,擅长五言诗,曾出任宣城太守,故又有谢宣城之称 。杜甫在此处,把裴使君比为谢眺,甚为赞誉 。“诗接”一语杜甫对裴使君诗歌的唱对 。裴使君如此礼遇款待,一同登楼共赏湖光山色 。此时此刻,杜甫心情能不激动 。杜甫到岳阳对裴使君说,也是十分高兴的 。当看到饥寒交迫的老友,如此落寞,给以温暖的款待是必然的 。故杜甫在岳阳时得到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安慰 。故有“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的诗唏 。
最后两句,历来见仁见智 。对“渔父问”的典故,凡读过《屈原列传》的人都会记得渔父劝说屈原“与世推移”“随其流扬其波”的话 。那么,杜甫用此典其意何在呢?“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是称赞裴使君的,这应该没有疑义 。称赞的原因,我想绝不只是场面上的客套 。不管出于何种动机,裴使君款待了杜甫,且陪杜甫(不是杜甫陪裴使君)登楼远眺 。但仅仅因为这一点就口不对心地妄加颂辞,恐怕不是杜甫一贯的为人处事的风格 。在江陵时,杜甫就曾多次称颂过镇守荆州的阳城郡王卫伯玉——尽管卫伯玉并不是科举出身,也不懂诗词歌赋,但他却掌管着荆州的军政大权 。杜甫的称赞其实是一种“感情投资”,希望以文词上发自内心的赞美博得卫的好感,再次“托身官府”续写在成都时与严武相交的翻版故事 。可惜的是,卫伯玉不是严武,杜甫的“示爱”在今天看来便成了一种可笑而又令人心痛的单相思 。以此来推演,也可以把《陪裴使君登岳阳楼》看作是杜甫在江陵一系列诗作的续篇 。杜甫此时对裴使君能收留、重用自己是心存希望的,从诗中可以看出,裴使君也是文人出身,而文人就应该对我杜甫这样的大诗人礼遇、关照、抚慰甚至起用的 。只是这样的心思不能明言,毕竟与裴使君素昧平生,自己对裴使君的为人还不太清楚 。所以,只能在诗的结尾含蓄地借典喻事道出自己的愿望:希望你裴使君像陈蕃那样,待我如徐孺子,那么我就可以违背渔父的劝说,留在岳阳从此不再“与世推移”,不用再漂泊流浪了;换言之,如果你裴使君不能“礼加徐孺子”,那么我岂敢违背渔父的劝说,只好“与世推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跟着感觉走”,继续无奈地“南征” 。可能裴使君没有读出杜甫的意思或者是领会了而装作不知、不愿理睬,总之,杜甫很快离开了岳阳奔向衡州 。从某种意义上说,岳阳其实是杜甫的另一个伤心之地(只是伤心的程度不如在江陵,因为他对留在岳阳本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但离开岳阳后不久后所作的《南征》诗中的“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两句,分明道出了心中的不满与愤慨,这其中,恐怕也应该分一点儿给岳阳及岳阳的裴使君吧 。
- 鲜花|插鲜花的水几天换一次
- 第九个红灯
- 羞耻环
- 寒梅著花未
- 无疵不真●梅巧玲烧借条
- 浇花|浇花见干见湿是怎样
- 心有明媚,一路繁花
- 花盆|花盆里生蛆了还能要吗
- 腊梅花开
- 春节|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