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丑小鸭到白天鹅发言稿( 三 )

教育是“心的工程”,只有教师的“用心”,才能换来学生的“动心” 。
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中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杜威曾说过:“尊重的愿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 。中国也有句俗话叫“好言一句三冬暖” 。
那就从自尊心入手来引导“丑小鸭”吧 。
自尊心指自己尊重自己,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的一种心理状态 。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着人的行动,它能催人上进,使人奋发,有助于克服各种困难和本身的弱点,在人的行动中常常起着积极的作用 。孩子的自尊心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伤害,会使他精神压抑,离情寡欢,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畏惧感,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比如一些“丑小鸭”,表面上似乎桀骜不驯,趾高气扬,事实上他们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最软最容易受伤的角落 。那么,如何来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呢?
树立榜样,在感染中建立自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用古今中外名人自尊自强的事迹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与感染,像大家都熟悉的徐悲鸿学画、詹天佑建造铁路等,不都是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在激励他们吗?通过榜样的感染,使他们树起坚不可摧的自尊心 。同时,老师本身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榜样,他们的一举一动和自尊心是学生自尊心形成的必要催化剂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自己自尊、自信与自重,才能去雕塑学生灵魂的自尊、自信与自重 。
表扬奖励,使学生在自豪中建立自尊 。不少孩子争强好胜,有上进心,并且希望得到大人的赞许,但由于年纪小,难免出现错误,对此,不能过多责备他们,更不要讽刺、挖苦他们,而应该抓住其微小进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克服不足,在自豪中建立自尊 。
创造机会,使学生在满足中建立自尊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因为他需要成功的满足 。对于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机会,施展他们的才华,并用爱抚的微笑,诚恳的赞许,鼓励他们进步,从而使他们在满足中建立自尊 。
寻找他们身上潜在的闪光点,用其所长,掩其所短,创造闪光的机会 。金子要有阳光的照耀才会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丑小鸭”也需要老师为他创造一定的机会,他的闪光点才会被人所知,被人所赏 。一个好的机会对快“白天鹅”来说可能习以为常,然而对于“丑小鸭”而言,那可能就是它新的生活起点,甚至会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机 。
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 。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 。可以说,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思想的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