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年级部编语文中的古诗词有哪些

2017小学语文1年级古诗词总结
1.山村(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作者简介: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学家 。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 。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 。
原文大意:我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 。我信步走去,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处精美的亭阁楼台,独自静静观赏,才发现身边的树枝上挂着......八朵、九朵,十朵花,真是赏心悦目!
2. 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
《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
原文大意: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
3.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作者简介:骆宾王(约619-?),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畴昔篇》《在狱咏蝉并序》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
诗人把在碧波中嬉戏鸣叫的白鹅那种活泼悠然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拍案叫绝 。相传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 。
原文大意:鹅,鹅,鹅,弯曲着脖子对天唱着歌 。一身雪白的羽毛浮在绿水上,红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
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
原文大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
5.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被后人称为“诗佛” 。主要作品:《王摩诘文集》等
《画》为初唐诗人王维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 。
原文大意: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
6.锄禾(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作有《乐府新题》20首 。
原文大意:农民辛勤种田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