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11)


当他说的这儿是,同学们都把目光头像了申思远,想知道他的看法 。
“课文中说小洁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湖水里,她虽然没丢,但却想丢,我认为有这种想法就不对!”
【《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同学们报以申思远热烈的掌声,我也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你真是个会读书,爱思考的好孩子!”
看来把读书的权利放给学生,让学生走进课文中去,效果明显哦!

《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体验,在读中训练学生语感、思维和表达能力 。”本课教学,我以读为主线,以游览清澈的湖水为情境,抓住重点句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
一、创设美的情境,感受美景 。
学生学习兴趣起源于情境的创设,我以游览欣赏美景为情境贯穿整个课堂,学习课文时,把孩子们带入情境中去通过美妙的文字欣赏美景,感受美,愉悦心情 。学生通过欣赏湖岸的山石,清澈的湖水,湖里快乐的小鱼等景色,真切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
二、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
读书要做到“读进去读出来” 。“读进去”就是读中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感悟 。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感悟,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和点拨 。我在教学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我提问:小洁和小孩也和大家一样在这美丽的画卷中游览,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让学生自由读四五自然段,画出描写小洁和小孩的句子 。这种方式,我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启发语言,培养了学生自学的习惯 。学生找出描写小洁和小孩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后,从中进行比较展开讨论:小洁和小孩,你最喜欢谁,并说说为什么?这些引导性的指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深层含义,学生由自学到讨论,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大胆表达观点的主体性,以达到共鸣感悟小洁的心灵如清澈的湖水一样美丽 。这一环节,我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学习,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人文教育 。
三、读中生情,以情促读 。
低年级阅读教学以读为主,读要有目的,读要有层次 。在学习课文时,我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力求每次朗读都达到一个不同的朗读效果,每次朗读都上升一个层次,循序渐进,读有进步,读有所获,展开朗读训练时,朗读的方式要多样化,我采用了比赛读、表演读、师生配读等,学生个别读时,始终不忘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互评互学的朗读兴趣,达到对内容的感悟,对情感的共鸣 。
四、拓展思维,积累语言 。
一堂有生命的课,不仅仅是课文中的知识,还应带学生走出课堂,拓展思维,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做到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描写细致,景色美,文字更美妙,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我引导学生欣赏完山石和湖水的美景后,启发学生感受文字的优美,出示了重点句:1、湖水像一面清澈的湖水,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2、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一个像字把湖水山石写得美极了,启发学生仿照句式练习说话:_____像________ 。学生大胆想象,争相发言,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自然地感受句子的美妙和环境的优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