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誉洛阳的诗词( 三 )


他秉公办案的一桩桩事迹 , 令人肃然起敬 。
走过亭台轩榭 , 跨过小桥流水 , 便来到“ 释迦舍利”古塔 。
塔身巍峨高大 , 气氛肃穆清幽 。
(7)洛阳地处天下之中 , 山川纵横 , 西依秦岭 , 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 , 有宛叶之饶 , “河山拱戴 , 形势甲于天下” , 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第13句】古代的政客、商人从洛阳出发 , 经河西走廊翻越天山 , 走过戈壁荒漠、横跨欧亚大陆 , 写下了绵延不绝的东西方经贸、文化交流的篇章 。
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沿线重要城市 , 洛阳长期作为汉唐都城所在地 , 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和源头 , 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 留下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文献记载和重要的文物遗迹 。
(8)牡丹花好画也美 。
园内众多的本土画家的牡丹画展 , 又是一个牡丹园 。
他们技法不一 , 方式各异 , 却只有牡丹这个千篇一律的主题 , 挥毫之间多少都有牡丹风骨 。
我买了一幅横幅的牡丹图 , 是一幅绿色的牡丹 , 同事不以为然 。
我说 , 红色有暴烈的激情 , 白色有默然的寂静 , 黑色有深沉的注视 , 黄色有威严的震撼 , 而绿色牡丹则满含和谐与安详 , 把傲骨隐于谦逊 , 把生机融于平和 , 让富贵的精神化作淡雅的目光 , 岂不是富贵图中的精品?(9)走出牡丹园 , 频频回首 , 意犹未尽 。
“惟有牡丹真国色 , 花开时节动锦城” 。
每一个接触牡丹的人 , 都会为之动容 。
(10)在繁多的历史文物遗址中 , 龙门石窟是研究佛学在中国传播发展不可多得的佐证 。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 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 , 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 , 伊河从中穿流而过 , 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 , 所以古称“伊阙” 。
据史料记载 ,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 。
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代 , 雕凿时间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 。
两山现存大小洞窟2345个 , 佛像l0万余尊 , 碑刻题记2840余块 , 石刻佛塔60余座 。
(11)洛阳地势西高东低 。
境内山川丘陵交错 , 地形复杂多样 , 其中山区45.51% , 丘陵40.73% , 平原占13.8% , 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 , 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 , 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 , 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 。
由于洛阳地处中原 , 山川纵横 , 西依秦岭 , 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 , 有宛叶之饶 , “河山拱戴 , 形势甲于天下” 。
(12)在牡丹丛中漫步 , 犹如与美丽而娴静的少妇同行 , 更似和清纯而矜持的少女结伴 , 在牡丹花下与漂亮的人儿合个影 , 虽然有当配角的感受 , 也岂不是短短旅途一个...
赞美河南的诗有哪些?展开全部 1、《沁园春.赞河南(一)》 作者:思羽华夏神州 ,  自古黄河 ,  血脉圣宗 。
念轩辕帝祖 ,  鸿德浩荡 ,  文明璀璨 ,  皆此为中 。
盛鼎商周 ,  恢宏唐宋 ,  秦汉繁华数二京 。
青史载、看古都林立 ,  万世昌隆 。
中原代有英雄 。
光武帝、赊旗东汉兴 。
叹诸葛旷世 ,  三分蜀定; 孟德大略 ,  许魏南征 。
杜甫文才 ,  千秋诗圣 ,  锦绣文章藏不平 。
俱往矣、数河南豪俊 ,  灿若繁星 。
2、《沁园春.赞河南(二)》 作者:思羽大矣中原 ,  山岳巍峨 ,  泾渭纵横 。
望伏牛莽莽 ,  太行迤逦 ,  大别峻峻 ,  嵩崤峥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