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出塞的写作背景怎么写?( 三 )


诗从写景入手 。“秦时明月汉时关” , 皓月当空 , 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 , 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 。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 , 使意境更加高远 , 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 , 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 , 一直持续至今 , 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 。
面对这样的景象 , 边人触景生情 , 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 。“万里长征人未还” , 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 。这里的“人” , 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 , 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 。“人未还” , 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 , 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 。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 前者是因 , 后者是果 。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 , 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 , 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见义” , 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 , 秦汉时的关 。诗人暗示 , 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 , 突出了时间的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 , “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 , 虽属虚指 , 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 , 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 , 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 , 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 , 实指李卫 , 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不教” , 不允许 , “教”字读平声;“胡马” , 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度阴山” , 跨过阴山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 , 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 。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 , 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 , 得出必要的结论 。
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 , 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 。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 , 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 , 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 。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卫青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 , 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 。这首诗由古到今 , 有深沉的历史感 , 场面辽阔 , 有宏大的空间感 。字里行间 , 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