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理古诗词

高中哲理古诗词

诗词中的哲学道理 。
高中哲理 诗词鉴赏一.【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
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
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
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 。
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
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 。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 。
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 。
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
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 。
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 。
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
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 。
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
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
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
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 。
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 。
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 。
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 。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
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