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鸡的诗词( 二 )


古诗咏鸡,有的是表达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 。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
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 。
”写人养鸡,而“鸡肥”之日却难免一死的命运,并希望鸡的主人能“不可使鸡知” 。
字里行间,寄予了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 。
古诗咏鸡,有的则是以此作衬托,抒发诗人的情感 。
三国魏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以"千里无鸡鸣”衬托乱世景象之凄凉;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以“故人具鸡黍”衬托“故人”对诗人的真挚友情 。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古风》中写到斗鸡:“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其二十四),“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其四十六),以此抒发诗人对当时的权贵、奸佞小人的愤懑之情 。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有一首《咏鸡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
”此诗系他登基之日闻鸡鸣而作,借咏鸡抒发了其登基的喜悦之情与雄视天下的豪迈气概 。
古诗咏鸡,有的明为咏鸡,实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
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 。
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
”与其说是咏鸡,还不如说是写诗人的心境 。
诗人之所以要“打杀长鸣鸡”,就在于“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而为何要如此,诗中并未明言直说,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或许,诗人是想念远方的亲人,愿在梦中与之相会 。
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
关于鸡粟的古诗1、简述:是“鸡黍” 。
2、原诗: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3、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
4、注释:⑴过:拜访 。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
庄,田庄 。
⑵具:准备,置办 。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
⑶邀:邀请 。
至:到 。
⑷合:环绕 。
⑸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
斜(xiá):倾斜 。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
⑹开:打开,开启 。
轩:窗户 。
面:面对 。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
⑺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
把:拿起 。
端起 。
话桑麻:闲谈农事 。
桑麻:桑树和麻 。
这里泛指庄稼 。
⑻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
⑼还(huán):返,来 。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
...
关于"鸡"的古诗词有哪些?展开全部 关于“鸡”的古诗词有: 1、《画鸡》 明代: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
译文: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
2、《鸡鸣》 先秦:佚名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
译文:公鸡喔喔已叫啦,上朝官员已到啦 。
这又不是公鸡叫,是那苍蝇嗡嗡闹 。
东方曚曚已亮啦,官员已满朝堂啦 。
这又不是东方亮,是那明月有光芒 。
虫子飞来响嗡嗡,乐意与你温好梦 。
上朝官员快散啦,你我岂不让人恨! 3、《缚鸡行》 唐代:杜甫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
译文:小奴绑缚了鸡子预备上市出售,鸡儿被缚急了正喧叫挣扎不停 。
家里人最讨厌鸡儿食虫又啄粟,未想到鸡儿卖出难逃宰烹厄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