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记诗词( 三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
??这首诗的作者王昌龄素以擅七绝闻名,有“诗中天子”之称 。
本诗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名为“闺怨”,却偏偏先铺排出一个不解世事无忧无虑的青春女儿形象 。
“凝妆”者,可以看出她在衣容修饰上花了是很花了一番工夫的,“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翠楼”者,古代富贵人家的居所外墙多以青色砖瓦装饰,既然有闲情逸致于大好春光里盛妆上翠楼,可见这个女子年纪尚轻,不曾经过生活的波折,更无须耽温饱之虞 。
??那么作者是不是看走了眼,用错了主角呢?非也!原来是这女子一番登楼远眺惹出了事儿:游目瞩望,柳色萋萋 。
前年今日,我为君妻 。
去年今日,折柳雁离 。
今夕何夕,相隔千里 。
妾为蒲柳,茕茕何倚?君为我故,缰系功利 。
久不得归,痛悔无极!游蝶荡莺,君休轻取 。
妆楼绿窗,妾意依依 。
??——从“不知愁”到“悔封侯”,变化如此微妙而突然,却又合情合理 。
诗人妙用比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将美丽的春景添上了感伤的一笔,浅而不白,怨而不怒 。
读者通过诗作女主人公的一个小小的生活截面,不自禁的受到了感染,同样的黯然忧愁起来 。
??幸好这女子既出身富贵,想必夫君亦会因家势得到稍许照顾,不至于在行役中备极辛苦 。
否则落得个“可怜无定河边骨,犹似春闺梦里人”的下场,我们的女主人公可不知要哭成什么了呢!??胡说到此,突然想起金庸《碧血剑》一书里金蛇郎君说过的话:“此时纵聚天下珍宝,亦焉得以易半日聚首?重财宝而轻别离,愚之极矣,悔甚恨甚!”,愀然久之 。
附录一. 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良人:丈夫 。
玉关情:思念征人远戍之情 。
二. 欧阳...
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展开全部 原上草,露初唏,旧楼新垅两依依 。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留恋处,兰舟催发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柳永《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
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栏桡(柳永《少年游》)早知恁么 。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
(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 。
(柳永《蝶恋花》)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宽尽春来金缕衣,憔悴有谁知(魏夫人《武林春》)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故乡遥,何日去(周邦彦《苏幕遮》)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谢逸《江神子》)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魂,目断青山阻 。
谁为,唱金缕(叶梦得《贺新郎》)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 。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
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 。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 。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朱淑真《减字木兰花》)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惟有楼前流水,应念,终日凝眸 。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永遇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一声声,一更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