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晋祠诗词( 三 )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 。
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 。
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 。
唐感观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 。
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 。
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 。
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 。
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座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
祠区内中轴线上的建筑,由东向西,依次是: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 。
这组建筑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宫,及南面的水母楼、难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组成了一个综合建筑群 。
东西一条主线上的建筑,配合上南、北两组建筑,本来是不同时期搞起来的,集中在一起,却好像都服从于一个精巧的总体设计,并不是杂乱无章地生拼硬凑的,显得布局紧凑,既象庙观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宫苑,反映了我国古代芳功人民创造的匠心 。
中轴线最前端为水镜台,始建于明朝,是当时演戏的舞台 。
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为重檐歇山顶 。
除前面的较为宽敞的舞台外,其余三面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筑式祥别致 。
慈禧太后曾照原样在颐和园修建了一座 。
从水镜台向西,有一条晋水的干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 。
相侍春秋末期,晋国世卿智伯为了攻取赵襄子的采地,引汾、晋二水灌晋阳而开凿此渠 。
后人在旧渠的基础上加以修浚,成为灌溉田地的水渠 。
通过智伯渠上的合仙桥,便是金人台 。
金人台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铁人一尊,每尊高两米有余 。
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铸造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经历八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迄今明亮不锈,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北宋时所达到的高度冶炼和铸造水平 。
穿过对越坊及钟楼、鼓楼就到了献殿 。
此殿原为陈设祭品的场所,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宽三间,深两间,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 。
殿的四周除中间前后开门之外,均筑坚厚的槛墙,上安直栅栏,使整个大殿形似凉亭,显得格外利落空敞 。
献殿于一九五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样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点,是我因古建中的瑰宝 。
献殿以西,是连接圣母殿的鱼沼飞梁 。
全沼为一方形水池,是晋水的第二泉源 。
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 。
东西桥面长十九点六米,宽五米,高出地面一点三米,西端分别与献殿和圣母殿相连接;南北桥面长十九点五米,宽三点三米,两端下斜与地面相平 。
整个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故称飞梁 。
飞梁始建年代和旧址都不详,根据《水经注》纪载,北魏时已有飞梁之设 。
现存此桥,可能是北宋时与圣母及同时建造的 。
一九五五年曾按原样翻修 。
建筑结构有宋代特点,小八角石柱,复盆式莲瓣尚有北魏遗风 。
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式,虽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古面中偶有所见,但现存实物仅此一例 。
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很有价值 。
飞梁南北桥面之东,两端各卧伏一只宋雕石狮,造型生动 。
桥东月台上有铁狮一对,神态勇猛,铸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是我国较早的铁铸狮子 。
在中轴线末端,是宏伟壮丽的圣母殿 。
圣母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晋水的其他二泉——“难老”和“善利”分列左右 。
此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现在晋祠内最为古老的建筑 。
殿高约十九米,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平面...
有关山西的诗句有哪些? 1.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