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诗词( 六 )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蓠边日渐斜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峰 。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风雨夜归人 。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语文第六册: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小儿垂钓 唐 胡令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3课的相关资料 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
课文首先介绍了作者在一片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他追随一只爬行的小虫展开了奇异的游历 。
然后具体地描写了这场经历:草茎变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虫成了游侠,随着草虫与同伴的一路招呼,“我”来到了草虫的村落 。
在草虫的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者——蜥蜴;看到了甲虫音乐家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的生活……最后表达了对草虫村落的深深依恋 。
作者以别具一格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次奇异的游历,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他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气息 。
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 。
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
具体如下: (1)丰富的想象 。
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质,从而使一只只美丽的小甲虫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 。
(2)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
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 。
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 。
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色色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活 。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二是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
这也是教学本课的重点 。
2.词句解析 。
(1)对句子的理解 。
①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
这是开篇的第一句,一个“又”和一个“躺”字,点出作者与田野不寻常的关系,正是有了这种与田野的特殊情感,才会如此关注田野中的小生命;“静谧”不仅是环境的清幽,更是心境的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与心境中,作者才与大自然相融为一 。
作者摆脱了尘世的纷扰和喧嚣所带来的心灵重负和枯寂,使自己的身心重新融于大自然之中,这样才有了他对草虫村落的这一次奇异的游历 。
②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 。
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
这是作者奇异的游历所展示的第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筑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