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咏徐州酒文化的诗词( 二 )


dǎn(音)如三鼓,铿然一叶,既相逢,觉来小园行遍 。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唐 白居易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清景无限 。
曲港跳鱼 。
古今尽付三杯外,豪杰同归一梦中 。
更上层楼见城郭,乱鸦古木夕阳红 。
2 。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
为问东风馀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 。
背归鸿,去吴中 。
回首彭城,黯黯梦云惊断 。
夜茫茫,重寻无处,叠在空箱十一年,满目黄埃涨太空 。
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作者:宋 苏轼 我在黄楼上,欲作黄楼诗 。
忽得故人书,中有黄楼词 。
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 。
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 。
我诗无杰句,万景骄莫随 。
夫子独何妙,雨雹散雷椎 。
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 。
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厘,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 。
燕子楼 作者,流不到,塺花粪草项王宫,几回欲著即潸然,清泗与淮通 。
异时对:宋 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望断故园心眼 。
燕子楼空:宋 汪元量白杨猎猎起悲风,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
古今如梦 。
自从不舞霓裳曲 。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却匆匆,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
钿晕罗衫色似烟 。
野壁山墙彭祖宅 。
燕子楼中霜月夜,楚江东 永遇乐 作者、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
欲寄相思千点泪.江城子·别徐州作者:宋 苏轼 涯流落思无穷 1.徐州作者 ...
古人酒后写的诗词 苏州诗人多,在唐宋元明清的诗词辞典中留名的就达78人;苏州诗人饮酒、咏酒者多,见诸于史书的就有30多人;这些诗人中不少被赋予与酒有关的雅号,女口“酒仙”、“酒帝”、 “酒樵”、“酒尉”、“酒客”、“醉尹”、“醉傅”、“醉司马”、“醉吟先生”等等 。
苏州历代留下与酒有涉的诗词文赋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
与其他各类咏物诗文相比,堪称之最 。
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超乎寻常,耐人寻味 。
研究探讨苏州的诗酒文化,对于弘扬吴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
酒和诗的结合,使苏州诗人的酒诗慷慨激昂,爱国之情油然而发,更具政治色彩 。
范仲淹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为官清正,关心民生疾苦,又以生活简朴、品质高尚著称于世 。
他爱喝酒也爱写酒诗词,把酒临风,忧国忧民 。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体现了令人敬仰的政治风度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写出他以酒抒情,爱国戍边和思念家乡之情 。
“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愁肠已断无由醉 。
酒未到,先成泪” 。
范公为了国泰民安,镇守边关,这是他忧国忧民的真情流露 。
范公的酒诗,处处散发出酒的芳香,酒的忧愁 。
顾炎武这位明末之际的思想家、学者,曾参加“复社”反对宦官权贵斗争 。
清兵南下,他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起义 。
失败后十谒明陵,垦荒种地,不忘复兴明室 。
他在《义士行》里写下了表达深邃思想内涵的诗句:“饮此一杯酒,浩然思故乡 。
”他的诗句“鲁酒千钟意不快,龟山蔽目齐都隘”委婉地表达了他对故国旧主的思念和报国无路的愁苦 。
范成大的朋刚旨井》中的诗句“昭光殿下起楼台,拼得山河付酒杯”也有明显的讽刺朝政的意味 。
酒和诗的结合,使苏州诗人的酒诗像美酒那样,千家风味,万种情调,更具有艺术魅力 。
李弥逊的酒诗“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臾杖青藤”,诗与酒、诗与画、人与酒、酒与画融为一体,造成了诗人在画外欣赏《醉翁游宴图》的艺术效果 。
范成大的酒诗“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把农民送酒钱写成贴补草鞋钱,其用笔之妙,很值得回味 。
“酒杯能发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写出了范成大以诗歌酒,以酒作诗,诗酒同风的创作意境 。
张简的《醉樵歌》,想象奇特,感情浓烈,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 。
诗中写道:“月里仙人不我嗔,特令下饮洞庭春 。
兴来一吸海水尽,却把珊瑚樵作薪 。
”将地名洞庭巧妙地和酒名“洞庭春”联系起来,又用夸张的手法,把珊瑚当作柴火煮酒,将东海一吸而尽,把酒樵豪饮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
高启的酒诗曰:“我怀郁郁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
”诗人在酒酣耳热之际,登上雨花台,不禁陷入了对现实和历史的沉思:“前三园,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这酒诗气势豪放,大起大落,与太白的七古有些神似,可能是像太白一样凭着酒力写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