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 三 )


例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起句直入主题,毫无婉转之句,无一字写虚景,却给人洞彻人心的力量 。
作者直接写出胜败兵家常事,是男儿就应该忍辱负重 。
这种写法比较适合初 学诗者,简单明了 。
诗词中从哪些方面可体现出诗词的意境美? 意境的形成,靠的是心与物、情与境、主观与客观的交融 。
诗词的意境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意境的形象美 。
古代诗人描绘大自然景物时,善于捕捉典型形象人 诗,随物赋形,敷色设彩 。
例如李白忧郁地唱“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杜甫凄苦地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杨万里描绘着“接天莲叶无穷 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美的形象,给我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 正达到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艺术效果 。
(2) 意境的情感美 。
意境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形象中寄托了作者的感 情 。
诗人创作往往是“情动于衷,而言于外” 。
例如“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其中黄莺、红花、绿树、山村、水乡、酒旗、春风等意象,似乎在描述江南 春天的景色 。
但其实后两句暗含的意思为“这些寺院庙宇需要多少民脂民膏 来建造啊”,可知作者是在感叹晚唐皇帝的腐朽 。

【诗词中】

好的诗词作品总能策动读者 的情感效应,即使一景一物或一人一事,总是给人一种“一切景语皆情语” 之感 。
(3) 意境的含蓄美 。
好的诗词常会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可见含蓄是诗词魅力所在 。
例如李煜在《虞美人》中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就可以引发“流水不复,青春易老,时间已逝,往事难追,生命将近” 等多种感慨 。
古代诗词中常山舌一词有何典故? 常山,指唐代颜杲 卿 。
颜杲卿为常山太守,故称 。
常山 在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境内安禄山反,顔杲卿起兵讨贼,城破被俘 。
新唐书?颜杲卿传“禄山怒曰:吾播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嗔 目骂曰,牧酱州牧羊揭奴耳,窍费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吾唐 世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 桥柱,节解,以肉瞰之 。
詈不绝 。
贼钩断其舌,曰:能复詈否?呆卿含 糊而绝 。
”后以常山舌为宁死不屈的典故 。
宋?文天祥《正气歌为张 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
”清?吕履恒《关门行》:“春天杜宇犹啼血,瓦棺 不朽常山舌,清?黄孙瀛《洋州行吊曾大令》:“使君一死且不辞,口中 况有常山舌 。

诗词中的一些特定意象展开全部 楼主的问题很抽象所以不好具体回答 。
诗词的意象要靠多读去领会 。
一般的话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
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