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的诗词

埙的诗词

求一些关于埙的诗句和唯美一点的图片 送许棠先辈归宣州 林宽 发枯穷律韵,字字合埙篪 。
太湖诗·销夏湾 皮日休 沙屿扫粉墨,松竹调埙篪 。
安德山池宴集 岑文本 雕楹网萝薜,激濑合埙篪
有关埙的知识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 。
亦称“陶埙” 。
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
埙、埙xūn(形声 。
从土,熏声 。
本义: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大小如鹅蛋,六孔,顶端为吹口 。
又叫“陶埙”) 同本义 [an egg-shaped, holed wind instrument] 。
也有用石、骨、象牙制成的 埙,乐器也 。
以土为之,六孔 。
——《说文》 。
字亦作埙 。
埙箫管 。
——《周礼·小师》 。
注:“大如雁卵 。
” 埙 调竽笙埙箎 。
——《礼记·月令》 伯氏吹埙,仲氏吹箎 。
——《诗·小雅·何人斯》 如埙如箎 。
——《诗·大雅·板》 。
注:“其声平下,与箎相谐 。
” 礼乐埙坎音也 。
——《白虎通》 凡六孔,上一、前三、后二 。
——《新定三礼图·投壶图·埙》 又如:埙箎(埙为土制乐器,篪为竹制乐器,埙篪合奏声音和谐 。
后用以表示兄弟和睦,也代指兄弟) 埙(埙)xūnㄒㄩㄣˉ 郑码:BJLO,U:57D9,GBK:DBF7笔画数:10,部首:土,笔顺编号:1212512534 [编辑本段]埙的历史 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 。
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
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如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掘的陶埙,呈椭圆形,只有吹孔,无音孔,距今约七千年 。
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 。
商代的埙比原始时期和夏代有了较大的发展,有陶制,石制和骨制的,以陶制最为常见,形体多为平底卵形 。
战国时期陶埙也为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状的 。
秦汉以后,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 。
在宫廷音乐中,埙分成颂埙和雅埙两种 。
颂埙形体较小,像个鸡蛋,音响稍高;雅埙形体较大,音响浑厚低沉,常常和一种用竹子做成的吹管乐器篪配合演奏 。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
考古发掘和传世埙中也偶见一些特殊形制的陶埙或瓷埙 。
故宫博物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藏有清代宫廷所用的红漆云龙埙,它高八点五厘米、腹径七厘米 。
埙体有六个音孔:前四后二,通体红漆,描绘金龙和云纹 。
今人改进研制的九孔陶埙,以古制六孔埙为基础,然后扩展其肩部和内胎,以增大音量,音孔增至八个:前六后二,加上吹孔、共为九孔 。
为便于运指演奏,尽量减少复杂的叉口指法,其音孔按相似于笛子的音孔顺序排列 。
专业演奏者可吹出二十六个音,包括两个八度内的全部半音和一个泛音 。
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就开始制作仿古陶埙 。
后来,天津音乐学院的陈重教授在古制梨形六孔埙的基础上,又设计出新型的九孔陶埙,用江苏省宜兴市的紫陶制成 。
这种九孔埙既保持了传统埙原有的外形和音色,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能吹出音阶和半音,使它成为可以转调的乐器,而且音色古朴醇厚、低沉悲壮,极富特色 。
另外,由于九孔埙改变了原来不规则的音孔排列,按照现代人的演奏习惯,使演奏更为方便,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使用 。
九孔陶埙的面世,标志着中国古埙重新获得了生机 。
不久之后,陈重教授的另一位学生、湖北省歌舞团的赵良山,用红木研制出十孔埙,解决了埙难以吹奏高音的缺陷 。
[编辑本段]埙的发展 子母埙 埙还在我国山西、甘肃、河南、山东省等地出土过 。
从出土文物看,埙经历了漫长阶段,大约在四五 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 。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前些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父系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的埙,有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