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快乐为话题议论文如何写?( 二 )


在以上两种情况中,如果考生把“眼界”可以引申为:见识的广阔性,意识的前瞻性,认识的全面性 。那么这样的作文应定为切合题意 。
(二)“眼界”审题误区主要是对“眼界”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出现偏差 。
下列情况属偏离题意:
(1)把“眼界”理解成一种观点、思想、立场等 。如:奋斗的眼界、坚强的眼界、自信的眼界、爱的眼界等等 。
(2)弄不清眼界的含义,这是审题的一个关键问题 。眼界只有宽狭之分,没有高低之别,把握不住这一点,就很难做到符合题意 。不懂眼界的内涵,而只是用贴标签的方式把这个概念贴在事例上,这样的文章是不符合题意的 。
二、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一)审题立意方面
(1)本次作文从审题立意来看并不难,80%考生能做到符合题意,能正确理解“眼界”的含义,把立意定位在“放开眼界”“拓宽眼界” 。在符合题意的作文中,不乏有立意高远的作文,如“眼界在广不在高,开阔的眼界,它能开启人们的智慧,锻造人们的品格”“只有大眼界,我们才能缩小自己无知的范围,实现自己的理想”“眼有界,心无疆,开阔的眼界,宽广的心灵”“欲成大事者,必有大眼界”“不畏浮云遮眼界,只缘身在最高层”等等 。
(2)部分考生的作文基本符合题意,主要有:“我追求一种充满磨砺的、价值的、学问渊博的眼界”“打开心灵的窗户”“独具慧眼”“拓宽视野”等等 。
(3)部分考生把握不住“眼界”的内涵 。或把“眼界”理解为眼睛的界限,眼光,看问题的角度;或把“眼界”理解为一种观点、立场、思想等,如奋斗的眼界、坚强的眼界、自信的眼界等;或者把“眼界”硬贴到事例上 。等等 。
(4)有些考生偏离题意甚至立意不高 。如:真爱无限、用心体验、眼见为实、心灵的选择、人生要有追求、我眼中的世界、人生要缩小眼界(不辩证)、偏狭的眼界,等等 。
(5)审题不认真 。不少考生不以“眼界”为题,另立炉灶 。
(二)选材用材方面
(1)考生大都能做到选择一定的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阅卷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典型而又新颖的材料,如: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申办奥运、比尔.盖茨的魄力、布鲁诺的眼界、林则徐的眼界、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眼界、甘罗的眼界、北大学生高明的眼界、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升空,等等 。
(2)选材用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材料与观点的结合缺乏有机的统一 。材料叙述太长,分析不到位 。有些作文只叙述罗列事例、没有自己的观点 。
(三)文体结构方面
考生的文体结构意识比较强,阅卷中基本上没有发现文体方面四不象的作文 。多数考生写的是议论文,能用并列、对照、层进等结构进行论证 。但不少考生的作文存在前松后紧、虎头蛇尾的问题(可能因为时间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