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快乐为话题议论文如何写?( 六 )


眼界广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狭者其作为必微 。三国的袁术固然有极深的心机,却只看到了弹丸之利,贸然自尊为帝,使得从叛亲离,天下豪杰群起而攻之 。袁术的失
败正是因为他的眼界只局限于中原,只浮于表面 。他没有放眼天下,着眼隐患,终究
2 只得惨死 。再看拿破仑吧 。他作为法国王族的炮军司令,却在认清时代潮流后,毅然炮轰封建残余,因而踏上了其前无古人的权力巅峰 。拿破仑是成功的,他霸业的取得所依赖的正是他洞悉一切的目光 。是他广阔的眼界让他成功欧洲的神话 。
“江海不与坎井争其清,雷霆不与乌雀争其声 。”这就是说,眼界的大小决定了人成就的高低 。江海之所以浩瀚无际,雷霆之所以引动暴雨,都在于它们知其当为,眼界开阔 。没有广远的目光,再有本事的人平庸而无所作为;然而同样,倘若能力有限,眼界即便广至渺渺星空,他也找不到那隐于无形的通往璀璨的路 。
人既不能困于一隅,注目于一角;也不能自高自大,妄图以己之力登得九霄以凌云,只有先着眼自己的实力,再放眼面前的道路,才可以走出最平坦的一生,也可能走出最辉煌的一生 。
人生的结果由眼界而定 。我们要慎于睁眼,也不要妄自菲薄 。迈开步子向你看到的最美好的路上走去吧,迎接你的或许是酸甜苦辣,但你最终必将取得属于自己的灿烂,你必将拥有星空的斑斓 。
点评:“不同的眼界注定了人不同的命运”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充满思辩性是本文最大的亮点,这也是本文立意的深刻之处 。第三段袁术与拿破仑的对比,第四段江海与坎井、雷霆与乌雀形象的事例,第五段第六段对眼界的深刻思索,都充分体现了思辩性 。全文层层深入,引证、例证、理论论证有机结合,闪耀着理性之光 。语言生动、流畅,哲理性强,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
眼界
放眼世界,仰望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满目琳琅,何可胜道也哉?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非林则徐莫属 。当是时,西方列强以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大量鸦片倾销中国毒害国人 。林则徐深知其害,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坚决禁烟,抵抗外强侵略 。同时,他还主张睁眼看世界,组织翻译西方书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于是在他的主持下,《四洲志》《华事夷言》等相继问世 。从此,我国近代革命有了强国御侮之道,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使中国与世界的差距缩小了一大截 。
一个人的眼界或许并无特殊可言,但当它与国家命运联系到一起时,便能改变很多 。哥伦布相信自己的眼界,相信“地圆说”,终发现美洲新大陆,并实现了其黄金梦,但他的开阔的眼界也为印第安人带来深重的灾难 。我们无须评价哥伦布的所作所为,至少我们知道,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在人们的眼中呈现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