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快乐为话题议论文如何写?( 七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或许有人会用狭隘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于是,有了坐井观天的悲哀、讳疾忌医的掩饰以及按图索骥的机械等等 。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而是应该反省自身,打开心灵天空的大门,开阔眼界,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
人们常说:窥一斑而知全豹 。但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人的眼界所能及之处并非都是真的 。一叶固然可以知秋,但一叶有时也能障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代的人们不为书上的思想所禁锢,他们从世间中获取了更多的知识,且不说张衡的地动仪,战国时期的指南针多么伟大,单是《天工开物》里那普通的筒车等农具就够让人大开眼界,同时也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 。所幸,在新世纪新时代,
我们不仅能够“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甚至我们为了眼界的更加宽阔而徜徉于未知事物之中,探索更多的奥妙 。
阅尽人类千载悠悠的历史,凡成大事者,皆为眼界开阔之人 。拓宽眼界,你会看到高大挺拔的青松翠柏、入云飞飘的风帆,更有那翼可蔽空的大鹏和檐头私语的麻雀 。
放眼世界,我们会看到更多??
【鉴赏】一个中学生的眼界如此开阔,纵横东西,绵延古今,正反对比,变化观物,说理充分,不能不令人信服!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矛盾地看待问题,这样就自然有了思想含量,又显得深邃,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 。尺幅言理,见解深刻,思辨深入,作者本身就为读者树立了一个眼界宽阔的榜样 。举重若轻、大气磅礴的文风(美感),又是本文一大特点 。
眼界与舞台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舞台,眼界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题记
眼界,一个频频出现于现代社会的新词 。从它的身上人们仿佛认识到了眼光的特殊含义 。眼界似乎也成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有见识的一项标准 。其实眼界古已有之,古 人云:“有患者,事竟成 。”志,就是眼界 。
古人对眼界的认识可上溯到春秋之际 。孟子云:“我喜养吾浩然之气!”古人中不乏胸存浩然之志者立下了不世功业 。君不见,陈胜有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疑问,有了轰轰烈烈死的志向,引起了大泽乡起义;君不见.项羽有“彼可取而代之”的雄心与眼界,成为了西楚霸工;君不见杜甫有“会当读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眼界,成就了不朽的名篇;君不见,王安石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眼界,成为了“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而时光匆匆,今日之中国有多少人能有如此之眼界呢?不少不法商贩鼠目寸光,目光短浅,—心向“钱”作出了多少损人利己之事啊!“豆腐渣工程”、“黑心米”、“苏丹红”以及全国各地发生的多起矿难事故都表明了他们置他人的生死安危于不顾,眼界低劣 。而事实证明了眼界低劣者必将接受应得的恶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