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心得体会( 四 )


但目前很多学校的集体备课都是有其名而无其实,虽然很多学校都将集体备课形成一种制度,要求教师在特定的时间,到特定的地点去进行集体教研 。以笔者学校为例,每周三的集体教研会往往开成了大家放松消遣的闲谈会 。
当前,集体备课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针对这种现状 。我个人认为首先学校应该更灵活去把握政策,不要限定集体备课的时间和地点 。教师工作本就比较忙碌,希望能有一些个人的闲暇时间 。还以笔者所在的英语组为例,每天的课安排的满满,只有周三下午稍有闲暇,还要在学校召开集体教研 。在老师们心里有抵触情绪的时间开教研会,又怎么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呢?
因此,教研会不应拘泥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 。也就是说不要拘泥于形式,应该把集体备课的时间让老师们自己去决定 。
只要将教研会落到了实处,不把老师们集中在一起又何妨?同学科的几个教师可以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就某个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形成共识 。也可以在校园的小路上碰面时就某个知识点进行梳理,教研,更可以在餐厅的饭桌上就某个疑难点进行辩论,甚至于同宿舍的两个老师可以躺在床上就班上的学生学情、思想状况进行分析……
笔者教八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课,工作量比较大 。经常是在教室门口遇见同组的代老师时简单交流几句,确定我们的学习方针,下一步的复习策略等等 。
这些都是很好的集体备课的形式,当然这些也是老师们在平常工作中所做的,只不过我们认为这些可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而已 。意识到了这点,相信能更加激发老师们集体备课的热情 。久而久之,就能使集体备课慢慢走上正轨的道路 。
集体备课不仅仅局限于同学校同学科的几个教师,因为大家彼此比较熟悉,相互之间会觉得没什么可研讨的 。可邀请兄弟学校或者本地知名学校的优秀老师来进行讲座或者上示范课,而后安排老师们同他们进行交流、学习 。这样的方式可以引领和引导老师们从被动的集体教研到主动去探究学习,释疑解惑,同样起到了集体备课的目的 。
通过与优秀教师的接触与交流,让老师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激发自己学习的欲望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困惑便会主动向其他老师请教 。也会就学习中的某一个精彩的内容与大家分享,这都是很好的集体备课形式 。
还可以通过网上观看专家的课堂实录,学习专家课堂上的风采与教学风格 。刚开始可能处于模仿阶段,时间久了,便会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通过观摩专家和名师的课堂实录,结合自身的特点,最终会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 。
这同样是一种很棒的集体备课方式,只不过是与专家和名师一起 。与他们在一起,是抱着虔诚的态度去学习的 。通过学习,模仿,创新这三个阶段,最终实现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