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生果》教学反思范文有没有?

《我的“长生果”》一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 也是第一单元的最终一篇课文 , 经过前面三篇课文的学习以及上一堂阅读方法交流课后 , 学生对这一单元的主题“阅读”有了很好的体会和感悟 , 所以这篇课文我让学生以自读自悟为主 , 在读中思考 , 在读中领悟 , 在文本的阅读中借鉴和学习 。教学中我努力使学生懂得读书与作文的关系 , 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体会作者读书的成长 , 对书的情感以及对阅读的热爱 , 把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 。经过重点段的阅读 , 让学生明白:作文 , 要构思新颖 , 别出心裁;作文 , 要写真情实感 , 在模仿借鉴后要进行呕心力血的创造 , 才能够打动人心 , 获得成功 。正是作者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 , 才不断地成长起来 。
这一堂课对我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一堂课 , 这是我师父王教师来听我上的第一堂课 , 更重要的是这是我进入实小之后第一次有专家来给我这个新人做指导 , 所以我是既激动又紧张 。在活力的煎熬了35分钟后我及时的找到了王教师 , 和她进行应对面的交流 , 王教师先是很恳切地肯定了我的教姿教态以及我的授课风格 , 其次她给我提出了两条很重要的教学提议:1、教会学生思考 , 2、教会学生读书 。就第一点她又展开来跟我讲该如何教会学生提问题以及对略读课文该如何把握;针对第二点她向我传授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教学方法 ,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的自读课文的过程中能边读边做好记录 , 这样一者能够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 再者能够提高听课的效率 , 不用在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满书本的去寻找去阅读 。王教师还提议我能让学生们构成写“旁注”的好习惯 , 旁注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就是能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及时的把自我的读书感受写下来 。最终 , 王教师对于我在课堂上提问题的方式给出了提议——要简单明了 , 让学生听了很明白 , 教师想让他们回答的是什么问题 , 并且提问题要艺术 , 不要让学生感觉这一堂课都是教师在问 , 而他们一向在努力的找教师给出的问题的答案 , 而没有了自我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时间 。
短短几十分钟的谈话 , 有一种让我在大海中迷失后重新找到方向的感觉 。我之前基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 去请教很多同年级的教师 , 也向我师父询问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 , 试图在慢慢的探索中构成一个自我的课堂风格 , 但还没有人能对我这个正处在萌芽状态的教学风格给予一些提议 。今日在听了师父对我课堂的评价后 , 我在欣喜自我成功的那些教学方法以外 , 我更多的是在思索如何把师父教给我的这些好的提议融合到我的风格中 , 构成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法 , 这才是我此刻所要做的 。我很清楚自我的定位 , 作为新人的我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 , 仅有在不断地学习 , 思考中我才会慢慢的提高 。我记得笛卡尔以往说过:“我思故我在” , 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我觉得是一个不会学习不会生活的人 , 而一个不会思考的教师则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 , 他只会止步不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