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如何写?( 三 )


不知之处:
本节课应该让学生亲手实验 , 但由于实验器材缺乏 , 在分析力电流是否让灯泡发亮有先后顺序时 , 只是教师进行的示范 , 没能实现学生亲身经历通过实验归纳结论的过程 。
这样 , 在缺乏实践活动的情况下对电路实验的学习 , 学生学习显得被动 。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如何写?


本节《电流和电路》是电学的开篇 , 是学生学习电路的基础 。因而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 将本节课的重点落在认识电流 , 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 , 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路的组成和各部件的作用和学会画规范的简单的电路图 。本节课 , 本人认为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 学生的学习兴致也比较高 , 课堂教学目标得到较好的实现 。然而 , 对于最后一个重点(简单电路图的画法)掌握的不够熟练 , 需在后继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经过反思和探讨:本节的这部分内容属于学生初步接触 , 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应该在教师的示范下 , 引导学生从模仿学习到独立完成 , 逐步熟练掌握 。
一、教学思路清晰
从电路的连接到电流的认识再到电路的组成最后到电路图 。整个过程各个环节过渡自然 。物理就是在说万物之理 , 它不一定需要华丽的措辞 , 但一定需要清晰的思路 。教学思路清晰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物理思想 。
二、让物理通俗易懂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如何写?】在本节课的开始 , 我从生活走向物理 , 并通过让学生经历对简单电路的连接活动 , 目的在与让学生感知、领略电的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 , 尝试成功的喜悦 ,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同时也达到了以下几方面的效果:
1.探究中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 , 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不约束学生的思维 , 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 ,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
3.避免学生以为学生内容简单而掉以轻心;
4.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 , 体味成功的快乐 。
关于 “电流”“自由电子”“电能”等过去需要两三节课才能讲清楚的知识 , 教材中只是简略带过 ,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用一个简单的动画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即可 , 所以不必要做进一步解析 。学习画电路图的时候 , 画电路图的规范要求比较复杂 , 编易记的口诀:“导线横平竖直 , 图形呈矩形 。元件分布均匀 , 不画拐角处 。”学生觉得念得顺口 , 相应的画图要点也记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