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如何写?( 四 )


三、物理联系生活
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路元件 , 使学生充分体现物理源于生活 , 用于生活 。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如何写?


《电流和电路》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学科
这节反思是根据自己上了的这节课与梁老师上的这节课后对比进行的反思 。首先是对于电路入门课的引入 , 我和梁老师都采用了最贴近实际生活的的方法引入新课 , 从谈谈灯要发亮需要什么条件入手来引入新课 。
其次是对于重难点的处理:
1、电流的形成
梁老师用课件来展示电流的形成过程 , 让电流这个抽象的知识变的形象化 。非常有助于学生对电流形成过程的理解 。
而我在教学中就没有做到这一点 。用单纯的讲解的方式 , 我发现老师的语速放慢 , 和学生的思维合拍的时候学生也是可以能听懂的 , 当然 , 效果是大大地不如用课件 。
2、电流的方向
我调整了教学顺序 , 在讲完电路以及电路图后再介绍电源外部电流 , 这样还可以及时地设置相应的练习 , 例如:指出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以及标出电路中电流方向的习题等 。
3、电路中元件的作用
我认为从能量的角度来理解电路中组成部分的作用较好 。学生会感到识是互相联系的 , 而且用已有的知识来认识新知识会让人有一种成就感 。
4、电路图的教学
对简单的电路连接及画电路图 , 我是边等学生自己连接边告诉各个元件的名称 , 如电池、小灯座等 , 先学生探索如何连接 , 我再去纠错的教学方法 , 这样做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 , 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 避免学生以为学生内容简单而掉以轻心 。另一方面 , 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路元件 , 如手电筒的电路图 ,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简单电路 , 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学 , 有助于学生活用所学知识 , 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创造性思维很有帮助 。
本节课是电路的基础章节 , 对于后面章节的展开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
本节主要讲解了电路的基本构成 , 如何连接基本的电路以及电流的方向 。在电路的基本构成部分 , 尤其是理解电源 , 从能量的角度去解释学生易于接受 。
根据学生连接电路的情况 , 总结电路存在的三种状态 , 通路 , 断路以及短路 。短路的理解是难点 。这里主要应突出电源的短路 , 应强调电源短路的危害 。
由于电荷的概念较为抽象 , 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电流的形成及其方向 , 可借助水流来解释 , 这样容易让学生建立对电流的感性认识 。然后用电源的正负极引导学生掌握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流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