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学反思(11)


其次,反复铺垫、吟咏,将情感落到爱国情怀上 。整篇文章对这位留学生深深的爱国情怀只字未提,但我们却从他的动作、神情中体会到了他内心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所以,每一次讲到有关留学生的动作、表情等词句时,我都要借助板书,回归到文本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感 。这样,既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品味、积累、运用,又进行了爱国情感的熏陶,真正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最后,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氛围 。文章结尾处,,并播放了轻柔的钢琴曲,让孩子们再次进行感受 。
三、反思自己,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 在调控课堂教学发展中语言的精炼和机智还有待锤炼,尤其是在有效提问上过于
琐碎,比较啰嗦 。
2、 指导朗读上,虽然也分层次、多形式读了,但还是有“拖”的痕迹,并没有及时
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悟,从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方式千变万化,但衡量它是否得当的方
法却是唯一的,那就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文本的理解、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否有效,是否能通俗易懂地解决教学难点 。这堂练兵课下来,我深刻感受到教学就像煲汤,如何做到越煲越鲜美、越煲越有味?这些困惑,我将通过不断努力、不断吸取、不断反思,在教学中逐渐提升 。这正如蝴蝶的蜕变一样,只有经受住在茧中挣扎、锻炼的考验,才能有振翅飞舞的那一天 。

《一面》教学反思


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 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
课文“课文对鲁迅的外貌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紧紧扣住一个字──“瘦” 。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 。
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想象,感悟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 在这方面我着重引导了一下 。
鲁迅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是课文的教学重点,孩子们交流的时候并不踊跃,我想主要原因是孩子们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得太少,对鲁迅先生也了解得太少 。虽然在前两课学习了相关的内容,但是并没有对孩子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深刻的认识 。学习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实在是无法领悟文字里所蕴涵的那种凝重的感情 。
因为是阅读课文,我在教学中也没有过多的追究孩子们,也没有给他们提出更多的要求,更没有把教师用书上的内容灌输给孩子们 。文字的理解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能领悟的东西,不能强求孩子们也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