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六 )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 要运用好教材 。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 。 , 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 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 , 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 , 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 , 引导学生去学习 , 去探究 。
(2)转变教学观 。新的课程改革 , 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 , 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 要更新观念 ,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 。第二 , 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过程 , 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教师的教学过程 , 要指导学生怎样学 , 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 , 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 , 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 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 , 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 , 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 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 , 用经过生活锤炼的 , 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 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 反映儿童的需要 , 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 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 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 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 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
4、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要注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 , 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 , 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 , 探究发现训练技能 , 养成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