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古诗词作文500字( 五 )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孟子...
古诗文的600字作文展开全部 古诗文之美,既表现在它的语言美,音韵美,更表现在它的意境美、志趣美,同时对古诗文的诵读过程,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历史的学习过程 。
由于古诗文是经典,这是所有的语文教育者们所承认的,也正由于此,在传统的教育中,“熟读苦吟”作为学习重点变成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似乎不这样,就不能传承经典,就不能学习文化,而这种模式本身有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淡化了学生的兴趣,因此,只有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上不断探索、勇于尝试创新,才会使学生读之有味,诵之有情,才会真正的发挥古诗文教学的传承文化,品味经典的作用 。
在古诗词中,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予特定的意象之中 。
菊、竹、梅、兰作为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君子,经常出现在古典诗词之中 。
它们往往象征着纯洁,孤高,坚贞等人格品质或思想意义 。
而咏月的诗句也随处可见,月以其独特的形象,往往能使人们产生一些特别的情感,如思乡之情、怀古之情、感叹人生苦短及抒发广阔胸怀之情,等等 。
这些特定的意象寄予了作者特定的情感,也表现出古诗词中特定的文化,因此引领学生开展专题诵读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奖赏的耐心、细心,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诗词文化的探究兴趣 。
一堂以“月”为主题的专题诵读课上,由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的吟唱开头,到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flash诵读欣赏,再到几组有关写“月”诗句的画面展示,学生们已初步感受到“月”这一特定意象所给人们带来的特殊的氛围,接下来对带“月”诗句的搜集成果展示与背诵比赛及对不同诗句的不同主旨的探究,使“月”在古诗文中这一特定的形象扎根在每一个同学的心田,也使学生明白即便是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句、不同的境界中,它所表现出的思想含义也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