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生物知识( 六 )


”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 。
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 。
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 。
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 。
以t,p,k收尾的入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 。
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 。
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 。
比如英文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 。
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 。
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分得清清楚楚,分别读做ik,it,ip) 。
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 。
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 。
前面“天子万福”的“福”字就是这种情况 。
常见的入声变平声字有: 一画:一 二画:七八十 三画:兀孑勺习夕 四画:仆曰什及 五画: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 六画: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 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九画:觉(觉悟)急罚 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十一画:族渎孰斛淑...
一首关于高中生物学的诗 1生物组成是细胞,病毒例外要记牢 。
细胞结构膜质核,动物植物有不同 。
功能单位小小个,物质交换过质膜 。
反应有酶最高效,光合呼吸不能少 。
细胞一生有长短,增殖衰老和凋亡 。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的是生物与海拔的关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昆虫变态发育.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发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趋光性.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生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物质的循环.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植物的光周期.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植物的繁殖.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种子的传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的种间竞争.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园中一朵奇葩,她以其绚丽的色彩,迷人的风姿,醉人的芬芳,一直为炎黄子孙所瞩目,那大家是不是知道呢?诗词中还有许多描述生物学现象的句子.我们小组通过收集整理找到了这些,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欣赏吧.“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是描述柳树阿娜多姿的,听到这样的诗句,在校园及城市绿化中,侈能不选柳树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描写秋叶的,大家都知道,叶子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叶绿素,但叶子中不只有叶绿素,还有一些其他的色素,就拿枫叶来说吧,秋天时叶绿素分解,叶子中的花青素呈现出来,所以叶子就变成了红色.同学们都知道白居易的那首《忆江南》吧,“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多么美啊.可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色彩是怎么形成的吗?让我来说吧,前半句大家好理解,后半句就是咱们的生物学现象了,那是由于大量藻类繁殖,而使江水呈现的颜色,总之,通过我们的调查,诗词中有好多都是描述生物学现象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中描述了这样的情景,山下的桃花都已经开败了,可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说明开花要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其实还有描述这种生物学现象的诗句.例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燕草如碧丝,春风吹又生”.我们还找到了这样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说落叶落下后,溶入土中,被土中的细菌分解成无机物,被植物体重新吸收,为植物体提供营养.我们小组最大的感受是,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学现象,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物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