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诗词( 二 )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等等等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
至于词,比较明朗,较有名的 就那么几个人 。
词分婉约与豪放两派 。
婉约派代表李煜,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便是苏辛,即苏轼和辛弃疾 。
另外,较有名的词人列举如下:婉约派:温庭筠,韦庄,合称温韦;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张先,黄庭坚,周邦彦,姜夔,吴文英,还有清代的纳兰性德 。
豪放派词人较少,除苏辛外只有刘克庄等几人 。
另外,陆游,贺铸等人词风介于两派之间 。
1.李煜——春花秋月,后主遗恨入选理由:王国维先生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 。
生平:著名的有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汉族,在位时间(961-975),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
史称李后主 。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
后为宋太宗毒死 。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
公文表达思想,是由公文写作者的素质思想水平和什么决定的展开全部 一、文化知识的雄厚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因此要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
人们常说,书籍是精神食粮,要把读书当做生活的一部分,求知上进,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
书籍浩如烟海,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要处理好泛与精、博与专的关系 。
胡绳同志在介绍他的读书经验时说,博和专要结合,在比较集中地攻一门知识的同时,应尽可能广泛地把各种门类的书籍都读一些 。
顾名思义,泛读是指阅读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书籍和文章,目的在于获取广泛的信息,扩大知识面 。
有的名家说,应该养成快读的习惯,比如一小时读两万字,大家不妨一试 。
有的书籍和文章即使浏览一下也是有好处的 。
世界在变化,国家在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如果只是整天忙于应付具体事务,不注意学习和补充新知识,不接触新事物,原有的知识不够用,思想观念就跟不上形势,也就谈不上开阔视野 。
我们全国人大机关,不论是搞法律的、搞经济的,还是搞外事或其他方面工作的,都应大力提倡多读书,真正成为“学习型”机关 。
如果不提高文化素质,孤陋寡闻,我们就很难有大的进步和作为 。
多读书、勤学习,是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 。
各个领域的知识是相通的 。
搞外交的人读一些经济、历史、哲学方面的书,可以从中得到启迪,开阔视野,有助于更敏锐、更全面、更深刻地观察形势,分析形势,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对外工作 。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读点历史书和人物传记有助于增强历史感,从历史演进和时代变迁的对比思考中认识今天,展望明天 。
大家一定会发现,领导人对外活动中精彩的谈话和高质量的外交文件,都是各种知识的有机结合,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
搞法律的同志读一些有关哲学和逻辑学方面的书有助于端正思想方法,提高理性思维的能力,养成严谨的作风,提高起草法律文件的水平;我们虽不是搞文学创作的,但读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如好的散文和报告文学以及诗词等,不仅有助于丰富词汇的积累,而且有益于升华形象思维,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我们虽不是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但读点经济方面的书有助于了解我国和世界波澜壮阔、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 。
泛读是要花时间的,与日常工作可能会有矛盾,但这并不要紧,因为此种阅读不是硬性任务,因人而异、视情而为就是了,当然,多读一些必定是大有裨益的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重点 。
以我个人为例,过去读过一些大部头的书,现在读大部头的书没有时间和精力,中短篇居多,人物传记和回忆录是阅读重点之一 。
除外交业务方面的书籍和材料外,也看散文、评论之类 。
我有几个常读不厌的期刊和专栏,如《作家文摘》、《读者》、《环球时报》、《中国新闻周刊》以及《人民日报》开辟的《思想纵横》、《人民论坛》、《国际论坛》和《北京日报》的《理论周刊》等栏目 。
人民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共同编写的《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前后共出了十多种,内容非常丰富,全部读完有困难,我是有选择地阅读,重点读了《当代世界问题概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