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诗词( 二 )


晚风起了,夹着细沙,吹得脸颊发疼 。
沙漠的月亮,也 特别清冷 。
山脚前有一泓泉流,汩汩有声 。
抬头看看,侧耳听听,总算,我的思路 稍见头绪 。
白天看了些什么,还是记不大清 。
只记得开头看到的是青褐浑厚的色流,那应 该是北魏的遗存 。
色泽浓沉着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得如同剑戟 。
那个年代战 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 。
当工匠们正在这洞窟描绘的时候,南方的陶渊明,在破残的家园里喝着闷酒 。
陶渊 明喝的不知是什么酒,这里流荡着的无疑是烈酒,没有什么芬芳的香味,只是一派 力、一股劲,能让人疯了一般,拔剑而起 。
这里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 色流开始畅快柔美了,那一定是到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 。
衣服和图案都变得 华丽,有了香气,有了暖意,有了笑声 。
这是自然的,隋炀帝正乐呵呵地坐在御船 中南下,新竣的运河碧波荡漾,通向扬州名贵的奇花 。
隋炀帝太凶狠,工匠们不会 去追随他的笑声,但他们已经变得大气、精细,处处预示着,他们手下将会奔泻出 一些更惊人的东西; ...
写一个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告语,对偶句 展开全部 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根本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表现在文化多样性当中的人的创造力 。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
大家听到“非物质”这个概念,可能首先想到物理学 。
但这跟物理学没有关系 。
汉语里过去没有“非物质”这个概念 。
这个词是从英语和法语中翻译过来的 。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英文本和法文本中,这个词用法是不一样的 。
英语是intangible——无形的 。
而在法语里,词根就是“物质”,所以同中文的翻译更接近 。
那么,究竟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前我们过了端午节,我想问大家,端午节是属于谁的?好,有人提到屈原 。
我觉得比较恰当的回答应该是,端午节是中国人的节日 。
不过在去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这个消息传到中国以后舆论大哗,有人认为我们的“财产”被别人占去了!今年我听到的消息是韩国提出和中国联合申报 。
端午节就是我们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一部公约 。
中国在去年正式批准加入这部公约,是第六个参加该公约的国家 。
这个公约的起草经历了很长时间 。
2002年到2003年之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此召开了三次政府间专家会议 。
2003年10月,公约在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正式通过 。
这些会议我多数都参加了,回来后还参加了国内的批准程序 。
可以说,我差不多见证了这个公约制定的全过程 。
对一个从事法律研究,又非常关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关心社会发展的人来说,能够参与这个公约的制定,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
我想借着今天的题目,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 。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
根据公约最后文本里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和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
这个定义很概括,不容易理解 。
我可以给大家一些更具体例子 。
在最早的公约草案里有一个“附件”,列举了一些详细项目来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 。
包括各种社会风俗和仪式,比如与出生、结婚、丧葬相关的一些仪式;确定身份和长幼尊卑秩序的礼仪、仪式;还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和实践,比如说时空的观念,药物和治疗方法,比如中医,还有各种节庆,像上面提到的端午节,以及宗教方面的实践和信仰 。
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限于文学和艺术的领域 。
从根本上说,它是表现在文化多样性当中的人的创造力 。
对它的保护,就是对不同文化形式和价值的尊重,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
二、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和弘扬文化的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