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诗词( 三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以后,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和弘扬文化的多样性 。
2001年,它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 。
在《文化多样性宣言》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里,文化的多样性都被比喻成生物的多样性 。
因为人类的文化创造和遗存,就好像人类的基因,包含了过去世代累积的信息和发展的可能性 。
有些不起眼的东西,我们今天不知道它有什么重要性,但以后可能非常重要,可能会影响到人类未来的发展 。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在全球化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可能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
我们看到很多原生态的文化,在一种单一化、标准化的全球性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迅速衰落了,拥有这些文化的人也就随之消失了 。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刚才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其中包含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认同感 。
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人这个问题,就离不开中国的语言、服装、建筑、习俗、神话、寓言、节庆等等 。
就是透过这些所谓文化符号,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 。
换句话说,“中国人”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有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 。
回过头来,我们看到很多族群,他们的语言慢慢失传了,他们的节日被慢慢淡忘了,他们的服装可能变成了戏台上的服装,不再和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时这些族群也就衰落了 。
问题是,这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
因为这个世界上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不是平等的 。
有些国家和文化是强势的,它们有雄厚的资金,可以通过商业运作等手段大量推行其文化和价值 。
而一些较弱小的文化经不住这样的冲击,不可避免地衰退了、萎缩了 。
因此,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和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
三、谁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属于特定群体的 。
虽然政府在保护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但在政府之外,必须有各种不同主体的参与 。
在政府间专家会议上,各国代表就公约内容进行了广泛辩论,其中,谁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引起热烈争论的问题 。
按照公约规定,应当从地方、国家、国际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展开全部 1.昆曲 时间:2001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 。
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
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 。
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亦被其他剧种所借鉴 。
《牡丹亭》、《长生殿》成为传统的保留剧目 。
昆曲表演用锣鼓、弦索及笛、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 。
昆曲的舞蹈动作主要分作两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
2.古琴 时间:2003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琴一直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和中国的书画、诗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 。
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
人们弹奏古琴往往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冥思、个人修养以及挚友间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 。
从早期的文学作品以及考古发现中,可以得知古琴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
它的演奏是一种高雅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它成了一种贵族和文人的精英艺术,而不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表演艺术 。
实际上,古琴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因为它是中国文人所必需的素质修养“琴、棋、书、画”当中的一种,且位居其首 。
古琴艺术吸纳了大量优雅动听的曲调,演奏技法复杂而精妙,而且有着独特的记谱法,大量乐谱都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 。
古琴有七根弦,十三个徽,通过十种不同的拨弦方式,演奏者可以演奏出四个八度 。
古琴的演奏有三种基本技巧:散、按、泛 。
“散”是空弦发音,其声刚劲浑厚,常用于曲调中的骨干音;“泛”是以左手轻触徽位,发出轻盈虚飘的乐音(泛音),多弹奏华彩性曲调;“按”是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按指可以改变有效弦长以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 。
同一个音高可以在不同弦、不同徽位用散、按、泛等不同方法奏出,音色富于变化 。
3.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时间:2005年 2005年11月2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我国政府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全票通过,成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