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400字( 四 )


因此 , 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 , 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 , “俯拾即是 , 不取诸邻 , 俱道适往 , 著手成春” , 进入“薄言情悟 , 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 。
当然 , 这里说“俯拾即是” , 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 , 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 , 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 , 信笔所之 。
诗中描写周围景色 , 选择了竹林与明月 , 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 , 选择了弹琴与长啸 , 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 。
这既是即景即事 , 而其所以写此景 , 写此事 , 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 。
更从全诗的组合看 , 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 , 又写了弹琴、长啸 , 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 。
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 , 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 , 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 。
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 , 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 , 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
自选角度,400字诗歌赏析展开全部 这首诗写乡思 , 题作《春夜洛城闻笛》 , 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 。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 , “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
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
已经是深夜 , 诗人难于成寐 , 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 。
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 。
诗人不说闻笛 , 而说笛声“暗飞” , 变客体为主体 。
“暗”字为一句关键 。
注家多忽略这个字 。
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 , 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 , 先听到飞声 , 踪迹它的来处 , 却不知何人所吹 , 从何而来 , 所以说是暗中飞出 。
”(《唐人七绝诗浅释》)为一种理解 。
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 , 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 , 下此“暗”字 , 十分恰当 。
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 。
主要是说笛声暗送 , 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 , 以动其离愁别恨 。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 , 以主观写客观 。
此外 , “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 , 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
“谁家” , 意即不知谁家 , “谁”与“暗”照应 。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 , 说它“散入春风” , “满洛城” , 仿佛无处不在 , 无处不闻 。
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
“散”字用得妙 。
“散”是均匀、遍布 。
笛声“散入春风” , 随着春风传到各处 , 无东无西 , 无南无北 。
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 , 二者密合无间 。
听到笛声以后 , 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 , 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柳》曲 。
古人送别时折柳 , 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
据说“柳”谐“留”音 , 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
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 , 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
《折杨柳》曲伤离惜别 , 其音哀怨幽咽 。
晋代太康末年 , 京洛流行《折杨柳》歌 , 有“兵革苦辛”的词语 。
北朝《折杨柳歌》中说:“上马不捉鞭 , 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 , 愁杀行客儿 。
”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 。
所以 , 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 , 便引起客愁乡思 。
一般说 , 久居他乡的人 , 白天还没有什么 , 可是一到日暮天晚 , 就容易想念家乡 。
在春秋季节 , 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 。
《折柳》为全诗点睛 , 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 。
三 , 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 , 却从他人反说 。
强调“此夜” , 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 , 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 。
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 , 不言“我” , 却更见“我”感触之深 , 乡思之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