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数据库
求一个成语词典的数据库和一个古诗词大全数据库展开全部 查?询?各?种?记?录;手?机?定?位微?信?记?录;等?各?种...v?信: po99ooy 。
。
。
2011年,麦肯锡在《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新领域》的研究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大数据”一词 。
随后,这一话题不仅成了计算机行业内的热门话题,也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广泛热议 。
对“大数据”这一概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理解,人们普遍认为大数据即海量数据、巨量资料 。
更有学者认为,“大数据超越了海量数据的含义,它描述的是随着数据量和数据类型激增而逐渐衍生出来的一种现象,不仅包括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集,还包括对这种数据集进行高速采集、处理与分析以提取价值的技术架构与技术过程 。
”[5]从数据的角度看,大数据的特征被概括为4V,即数据量大(Volume)、数据类型多(Variety)、价值稀疏性(Value)、速度快(Velocity) 。
基于以上特点,大数据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的指导下,我国高校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教学 。
在这一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中相关问题,如作家作品的分析、文学发展历程、作业的设计等,也可以从多个方面做适当调整,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
一、关于作家作品的分析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在讲授具体作家时,对其生平事迹往往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串讲,何年中举、何年入仕、何年升降,以及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想与诗文创作等,这种平直的简介往往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
关于作品的讲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对作品做详细的解读,只能走马观花粗略鉴赏;学生大体疏通文意,虽体会了诗文字面的含义,但常常是不求甚解,至于诗境、文心,因为缺乏对诗文创作背景、时代环境等的了解,难以有情感的体验,没有情感的浸润,也就难以有审美的体验 。
王兆鹏教授《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的建设,为古代文学教学中有关作家作品的讲解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王兆鹏教授与搜韵诗词共同打造的《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通过将现有的唐宋作家作品编年信息录入数据库进行数字化处理后,与当代、历史地图进行整合,利用GIS技术开发了以地图为平台的信息系统 。
进入平台后,随意点击地图中的某一地名,就可以看到唐宋哪些文人曾在此停留并留下了哪些篇章;从平台的诗人列表中点击某一诗人的名字,其一生行迹路线图清晰可见 。
路线图和文字说明相结合,更便于人们直观地了解一个文人的生平轨迹和具体创作 。
这一信息平台很好地实现了时空维度的交融,而这正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忽视的问题 。
以苏轼为例,按照现有古代文学史的教材来讲解,大多是先讲苏轼的生平、人生观、创作道路、创作思想,然后以分体的形式讲解其文、诗、词创作等 。
这样就把作家、作品一分为二地进行讲解,学生所接收的信息是颇为概念化的 。
由于模糊了时空的问题,给学生的印象就是苏轼其人很旷达、苏轼诗文风格豪迈,而忽视了苏轼文学创作中兼收并蓄的特点 。
鉴于大数据的丰富资料,在讲解苏轼时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将其人生轨迹与文学创作历程同时进行考察 。
首先,借助于北宋行政区划图大致拟定其人生轨迹,嘉祐元年(1056年)三月苏轼兄弟随父亲离家赶赴汴京参加进士考试,及第同年即丁忧家居 。
到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父子三人再度赴京,三人一路唱和编成《南行集》,这是现存苏轼诗歌中最早的一批作品,可以看作是他诗歌创作的起点 。
其次,从嘉祐六年(1061年)至嘉祐八年(1063年),以组诗《凤翔八观》为代表的古体诗,关心国事、反映民生疾苦,艺术上也渐趋成熟 。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到达杭州,任通判(知州的助理官),杭州的秀丽山水给诗人带来了极大的创作热情,苏轼描写西湖的诗作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 。
【古诗词数据库】
从苏轼词集来看,他也是从这一时期才开始填词的 。再次,熙宁七年(1074年)至熙宁九年(1076年),任密州知州,这一时期词的创作有重大发展,初步形成了豪放词风,代表作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在时空的交汇中梳理苏轼的文学创作,黄州、惠州、儋州时期的创作高峰,在京为官时的创作低潮,都清晰地展现了其诗文创作的动态变化 。
- 求婚|七夕求婚方式排行榜,七夕有哪些浪漫的求婚方式
- 醒花|醒花水温有要求吗
- 求婚歌曲|十大最浪漫的求婚歌曲,适合求婚的歌曲排行榜前十名
- 寺庙|中国适合求消灾避祸的十大寺庙,祈福消灾去哪个寺院好
- 不求事事圆满,但愿岁岁平安
- 求财|2022过年求财拜什么神
- 保险公司求职信范文有没有?
-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求职信怎么写?
- 自我介绍三分钟求职写法怎么样?
- 市场策划求职信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