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的诗词大意( 三 )


摆上瓜果,望月下拜,纤纤玉手拿着红丝往针孔里穿,虔诚地想学会织女的本领 。
这幅画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问,任美丽的想象去驰骋 。
...
有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展开全部 《诗经》的《小雅》中有一首诗:“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 。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 。
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
”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而为之眷念不已 。
宋代秦少游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杜牧的《秋夕诗》:“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杜甫《银河诗》:“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波生?”这些都为世人传诵,还有:“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儿百条 。
”...
《乞巧》 是唐代诗人 林杰 描写民间 七夕乞巧 盛况的名诗 。
农历七月...乞巧【作者】林杰 【朝代】唐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
《乞巧》是唐代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 。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
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
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句话的下一句 。
展开全部 见唐·林杰《乞巧》 。
乞巧:旧时风俗,妇女们于农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 。
穿尽红丝:宗懔《荆楚岁时记》:“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 。
”这里指以红丝穿针 。
这两句大意是: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完了红丝几万条 。
两句诗绘出一幅七夕乞巧的妇女群像 。
七夕之夜,新月初升,千家万户的妇女们 。
摆上瓜果,望月下拜,纤纤玉手拿着红丝往针孔里穿,虔诚地想学会织女的本领 。

【乞巧的诗词大意】

这幅画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问,任美丽的想象去驰骋 。
关于七夕的律诗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绝】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七夕 年代:【宋】 作者:【杨朴】 体裁:【七绝】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
七夕 年代:【清】 作者:【吴绡】 体裁:【七律】星光历历汉悠悠,怅望双星独倚楼 。
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 。
梁清谪去谁相伴,子晋归来合公游 。
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 。
乞巧 年代:【唐】 作者:【林杰】 体裁:【七绝】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李贺】 体裁:【五律】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审言】 体裁:【五律】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 。
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