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志同道合的诗词

关于志同道合的诗词

关于形容志同道合的诗句有哪些展开全部 知音者诚希 唐代:韩愈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
绝句送巨山 宋代:刘子翚二年寄迹闽山寺,一笑翻然向浙江 。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 。
临行与故游夜别 南北朝:何逊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难着 一作: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唯 通:惟) 行路难·其一 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
(羞 通:馐;直 通: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碧 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古时候形容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有没有诗句、典故最好是词语的? 1、典故:《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
"译文: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对曹植一直心存疑忌,寻找各种机会加以陷害,由于母后的干预,曹丕才没有把弟弟置于死地 。
曹植苦于无用武之地,他上书说伊尹是陪嫁的小臣、吕尚当屠夫钓叟,他们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商汤和周文王,辅佐他们成大业 。
2、《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十四章:"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
"3、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是一部话本作品,作品讲述了古代非常有名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收录在《警世通言》中 。
故事讲了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 。
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柴夫钟子期,钟子期感叹俞伯牙的音乐“巍巍乎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
”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 。
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
作品通俗易懂,在当时很受听客的喜欢,它已成为中国古代话本的典范之一 。
志同道合(zhì tóng dào hé)基本解释: 道:途径 。
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
”志同道合,成语,作谓语、定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 。
与"门当户对"的道理相似 。
宋代陈亮的《与吕伯恭正字书》之二中说:"天下事常出于人意料之外,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 。
"可见,志同道合,原本是一件好事:人们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不讲强弱,大家怀着共同的理想,为了共同的事业,朝着共同的目标,携手并肩,以期获得成功,有所成就 。
古时候形容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有没有诗句,典故?展开全部 1、典故: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
" 译文: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对曹植一直心存疑忌,寻找各种机会加以陷害,由于母后的干预,曹丕才没有把弟弟置于死地 。
曹植苦于无用武之地,他上书说伊尹是陪嫁的小臣、吕尚当屠夫钓叟,他们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商汤和周文王,辅佐他们成大业 。
2、《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十四章:"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
" 3、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是一部话本作品,作品讲述了古代非常有名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收录在《警世通言》中 。